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读书写作>>

以“象”解“象”,形象表达

    文/笑琰
        苏东坡小时候向教他的老师张道士请教《易经》上面的学问,张道士觉得苏东坡当时有些事钻牛角尖了,于是启发他说:“《易》中许多道理都是靠人的悟性悟出来的,决不是死抠字眼儿抠出来的,要想解透《易经》必须终身感悟。没有悟性的人,只能陷于泥潭之中难以自拔,你是有悟性的,千万不要陷于其中!大千世界,处处是‘象’(象:形象,样子,景象,天象等。)《易》的特点,是以‘象’解‘象’正因为此,它才成了迷中之迷。宇宙万物,千变万化,你只认得一,它便生出二来;你知道了二,后面还有四,有八,有十六,三十二,六十四。人生有限,宇宙无穷,记住我的话,靠你的悟性,去感悟这一切东西,感悟到这一点,你就享受一点,一天有所感悟,你就幸福一天。如果你要说明这种感悟,你便也用《易经》以象解象的方式去说,后世之人,便可同你一道领略这些物象,与你一同感悟,历时再久,物象常新。这样的话,你便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听了老师的这番话,小苏东坡豁然开朗,一下子仿佛聪明了许多,后来终于成了一代大文豪。
        说的简单一点,以“象”解“象”,就是以一种形象来说明另一种形象。
        写作便是一种形象思维,如何把作文写的形象、生动、具体这是同学们都头疼的,我在写作时大致只注意了三点:一是力求叙事简洁完整;二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力求形象生动;三是选好角度,抓住细节,感悟出新意。
 
        我们先来说说叙事。
        据说东汉桓帝在位时,一年的正月初一京城洛阳发生了日食,大白天,眼看天就黑下来了,全城的人都惊慌害怕。那时,人们对日食等自然现象认识肤浅,不知道这是月亮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遮住了太阳的光线造成的,而认为是老天爷在发出降临灾祸的预兆,每次日食都要由国家大臣恭敬地记录下来,作为朝廷制定政策的参考。这次发生日食时桓帝还小,由他的妈妈皇太后管理国家,太后找来 大臣黄琼说:“这是老天在警告我们,你快把日食的情况记录下来。”
        黄琼就写道:“京城洛阳一带,日食很厉害。”
        “这点事情也记述不好!”太后看后生气,骂道:“黄琼,你真是越老越糊涂。光说日食很厉害,究竟厉害到什么程度?后世谁看得清楚?”她把记录退回,叫他重写。
       黄琼见太后发火,早已吓出一身冷汗。怎么记叙才能让太后满意呢?他急得在屋子里转圈,像头驴子围着磨盘转。这时,他的小孙子黄婉进来,说:“爷爷,别着急。正月初一日,京城洛阳日食,剩下的日头像初三初四的月牙儿,百姓慌乱,两个时辰后,太阳恢复原状,百姓欢呼——您这样写,不就挺明了吗?”黄琼听了小孙子的叙述,大受启发。他重新改写了日食记录,太后看了十分满意。询问黄琼是谁给出的主意,黄琼老实地承认是受孙子黄婉的启发。太后点点头,认为黄婉善于叙事,将来能为国家出力。后来黄婉果然也当上了大官。
        黄琼刚开始记叙的日食不完整,不形象。而黄婉几句话就把发生日食的时间、地点、形状、百姓的反应、太阳恢复的时间记叙的又具体又形象。记叙并不难,就像我们平时讲叙一件事一个故事一样,只要注意具体、形象,让人听了看了了解明白怎么回事就行。
 
        说了叙事,我们再来说一下比喻和拟人。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丈夫赵明诚也喜欢舞文弄墨,但才华却比不上妻子。一次,赵明诚出门在外,李清照就写了一首词寄给他。词的最后写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意思是说:不要说离别的忧愁不烦人啊,当西风吹起门帘的时候,家里人因思念你比园子里的菊花还消瘦哩!“人比黄花瘦”,多么新鲜、别致啊!赵明诚读了后,就想也写几首好词,一心要超过妻子。他谢绝客人,关在屋里,废寝忘食琢磨了三天三夜,一下子就写出五十首。他将李清照的那首词重新抄写,混在自己写的五十首里,送给朋友陆德夫看,说:“我这次写得怎么样?”陆德夫并不知道赵明诚是要同妻子争高低的,他把词反复阅读、品味后,说:“你写得不少,只三句绝佳。”“哪三句最好呢?”赵明诚追问道。陆德夫念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正是李清照写的。赵明诚一听,服气了,后来,赵明诚专心研究文物,成了著名的金石学家。
        李清照这个比喻一直为后人称道。她拿人和黄花相比,黄花的茎高叶小,说人比黄花还瘦,这个比喻很新鲜,李清照以前,谁也没这么比过,她是头一个。这一比,把人的消瘦比得具体、生动,又透出高雅的气质,又把她一腔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真是妙不可言了。可见,比喻不仅能使形象具体,还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形象的东西,使人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就是以“象”解“象”。所以,历代的诗人、作家都非常重视比喻的使用。古代诗人把比喻列为写诗的六大方法之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比喻是天才的标志。”
        比拟的特点是拿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这叫拟人;或反过来,拿人当物,拿一物当另一物来描写,赋予人以物的特点,这叫拟物。比拟也是使文章诗歌生动、具体、活泼的一种方法,也被古代诗人列为写诗的六大方法之一。
        解缙是明成祖时的一位翰林学士,此人才华横溢却为人孤傲,皇帝甚是惜其才而厌其傲。一日,皇帝到御花园中观赏秋景,见满园鲜红的鸡冠花中有一株白鸡冠花,觉得很奇异,便把这朵鸡冠花折下,藏在袖中,想去考考一向孤傲自大的解学士。
        皇帝来到翰林院,命他以鸡冠花为题材作一首诗。解缙欣然提笔写了第一句:“鸡冠本是胭脂染。”皇帝看了问道:“鸡冠尽是红的?”解缙应了个:“是!”皇帝笑了笑,拿出袖中的白鸡冠花。解缙灵机一动,又写到:“为何今日浅淡妆?”皇帝立刻追问:“你说为何?”解缙续上最后两句:“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皇帝不禁连声赞叹:“妙!妙!妙!”
       解缙才思敏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所以对皇帝突如其来的考问应对自如。从修辞手法上说,这首诗的第二句,对皇帝突然出示的白鸡冠花,作者巧妙的运用拟人化的疑问句,很自然的适应了特殊情况。接着在最后两句,又把鸡冠花比做雄鸡,把白色比做满头白霜,确实是别出心裁,意趣盎然,天衣无缝。
        使作文形象、生动修辞手法还有对偶、排比等手法,这里我就不再多讲了。
         那么,同学们在写作时怎样使用比喻、拟人、对偶呢?诗歌是最善长使用比喻、拟人、对偶了,我就拿诗歌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生活是很平淡的,但当你拥有了一颗诗心,用诗的心情,诗的眼光观察生活时,你就会发现平淡的生活处处充满了诗意。
        同学们可以从模仿小诗起步。诗歌并不神秘。
示例:妈妈
妈妈的头发白了,
把满头的黑发给了我;
妈妈的腰弯了,
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妈妈的眼睛迟钝了,
把水灵的双眸给了我;
妈妈的脸颊灰暗了,
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请你模仿《妈妈》这首小诗,展开想象,自由发挥,用诗的形式抒写出内心对妈妈或爸爸、奶奶或老师的独特感受。
一位不爱学语文的同学通过模仿,写道:
妈妈的手破了,
她把细嫩的十指给了我。
还有一位同学写道:
妈妈是大海,
我便是那海中的一夜小舟,
是海水的无私托起小舟的希望。
妈妈是红烛,
我便是那红烛中的灯芯。
是红烛的自我牺牲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生活的意象是层出不穷的、千变万化的,你只要掌握了以“象”解“象”的方法,从中感悟出新意,就能写出新的好的文章、诗歌。
             
          张玉亭(11岁)
你像一台吸尘器,
把祖国的灰尘,
吸进自己的肚里,
又吐出清鲜的空气。
你像翠色的乳汁,
哺育着牧群,
在秋风吹满大地时,
你枯黄了,
可春风拂面时,
你又绿得充满生机。
        小作者运用新鲜的手法,把草拟人化,“吸进灰尘,吐出清新的空气,象翠色的乳汁哺育着牧群”,把草无私的精神给歌颂了出来。
      小雨儿
   胡燕杰(12岁)
小雨儿,
草尖上面亲又亲,
亲得草儿青又青。
 
小雨儿,
花朵上吻又吻,
吻得花儿红粉粉。
 
小雨儿,
树叶上面跳不停,
跳得树叶绿莹莹。
 (原载《学习方法报-文学写作版》2003年6月15日)
        “亲”、“吻”、“跳”三个字便形象生动地把“小雨儿”写的既活泼又可爱。
写诗并不难,只要同学们留心生活,善于思考,学会捕捉自然小景,心灵火花,大胆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就能写出自己的小诗来。
        最后我再来谈谈角度、细节、感悟。
        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方面去理解、观察、思考、感悟。如写小草的文章很多,千人千面,各有各的角度。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老师对达芬奇谈自己画蛋的体会时说:“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就立即不同了。我国宋代伟大诗人苏轼在仔细观察过庐山后作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见,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观点去审视它,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我在河南安钢二小做作文实验时,曾给同学们设置一个以“网”为题的句式浓缩思维训练,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从不同角度入手,写出了不同的优美且富有哲理的句子:六三班李贝说:“学习是网,知识是鱼。”六一班邓若文写道:“诱骗者的话犹如一张迷魂网,搅乱了上当者的思想”。郭雨则说:“父母的争吵就像一张无形的网,网住了我的苦痛与无奈。”六二班李伟又是另一种感悟:“生活是网,快乐是鱼;友情是网,朋友是鱼;亲情是网,我是鱼。”
        写作之时要力求选择新的角度,写出新的感受。
 
        说了角度我们再来说说细节。
        细节就是通过人物具有代表意义的细小情节或事物某个细微特征的具体描写,来刻画人物或事物的方法,一般又称细节描写。一个典型的细节往往就能写出一个人物,写出一篇文章。它是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人物性格、增强故事情节真实性的重要方法。
在我们读过很多书和故事后,在我们看过很多电影电视后,时间久了,故事大概或许忘了,但往往能牢牢记住其中某个细节,电影《芙蓉镇》里有一幕情景令人难忘:
        “文革”期间,一位忧国忧民的老支书感到前途迷茫,喝醉酒后在空旷的田野上发酒疯,手里抱着酒瓶,踉踉跄跄,嘴里重复着两句话:
        完——了!没完!
        一讲完了,就倒在地上,好像断了气。
        一讲没完,就立即站起来,眼里露出必胜的光芒。然后又完——了,没完;完——了,没完——
        这个细节镜头把老支书的心情、个性、形象刻画得非常到位,至今令人难以忘记。
        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常常能让你一下子牢牢地记住一个人或一件事。比如一个你刚认识不久的朋友,在你生日时他却给你送来生日蛋糕,在你的生日宴会上,他又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或暖水瓶。
        英国作家查尔斯·兰姆最擅长细节描写,他说:“我从来不对事物进行系统的评价,只是牢牢抓住细节。”兰姆的文章材料大多取自个人的生活经历和身边的人和事,他的文章幽默、睿智。让我们来欣赏一段:
        包耶尔有两副假发,都是学究式的,但却预兆着不同的情绪:一副安详斯文,甚至带点喜气,预告着一天平静无事;另一副是破旧的,褪了色,乱蓬蓬,怒发冲天,透露一派杀机。如果哪天早晨,他戴着这副蓬蓬松松、怒气冲天的假发到学校里来,学生们就要大祸临头了——这比扫把星出现还灵验。包某心狠手重,我曾经见他向一个可怜巴巴被吓得浑身发抖的小孩攥紧他那疙里疙瘩的粗拳头,喝道:“小东西,你还敢跟我顶嘴!”我们不止一次见他从自己住室或书房急急忙忙冲进教室,抓住一个学生,满眼凶光,大声吼叫:“老天在上!(这是他的口头语)你这个小东西,我恨不得拿鞭子抽你!”说罢,忽然又改变主意,愤愤然折回自己的房间——停了一阵,事情似乎冷了下去了(在这几分钟里,除了那受罚的学生,大家似乎都把这档子事忘了),可他突然又冲出来,大声吼叫着,补上刚才没有说完的话:“我真想把你抽一顿!”当他那狂暴的怒气平息下去,变得心平气和的时候,他还有一手,那就是绝招,据我所知,只有他一个人才想得出来,他能一边念议会辩论记录,一边拿鞭子打学生,念一段,抽一鞭子。
——《三十五年前的基督慈幼学校》
       这个古怪的狂暴的教师在兰姆笔下是多么活灵活现!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要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就要培养自己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对生活的感受并从中悟出人生的真谛,它就是人们常说的感悟能力。
       感悟,即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某现象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也可以说,感悟就是一种对生活对生命的深层理解。
       比如你看到水和油相融,你能不能感悟到这样的句子:水总把比自己贵重的油举到上面。
       感悟要从细节抓起,培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提炼生活的能力。
       感悟是在联想与想象的天空里产生的新的含义。必须把事物与生活、与人生、与很多事物内在的外在的联系起来,加以联想与想象。
我们看一组句子,《花与刺》
花象征慢性子,刺象征急性子
花温柔,刺粗暴。
花富贵,刺贫穷。
花善良,刺丑恶。
花娇气,刺顽强。
花和平,刺战争。
        这是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女同学写下的句子,她由花联想到“慢性子”、“富贵”、“善良”、“娇气”、“和平”而由刺联想到“急性子”、“贫穷”、“丑恶”、“顽强”、“战争”,这种极好的想象力正是给予“花与刺”新内涵的源泉。
        作文练习:从你的身边收集一些故事,或采访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解他们年轻或少年时代的故事,写成一篇作文。
练习写1-3首小诗,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描写一个人,注意抓住细节。
(本文选 自“笑琰创新作文)
 
作者简介:
        笑琰,本名靳新国,字雨润,号憨山,一贤居士,诗人,资深编辑记者,国学学者、新闻摄影家,中学开始研习书法,初学颜、二王和米字,擅书甲骨文。89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在《诗刊》等全国五十多家报刊发表诗歌、小说、新闻2000余篇(首)。曾先后任《学习方法报·文学写作版》主编、《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周刊主编等。
        现任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常务院长、315记者摄影家网总编、中华文教网总编、华夏寺庙文化网总编、CCTV广告代理“商企汇”摄制组总编导、本报《今日文教》主编、中国摄影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宗教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科学院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萧军研究会华语红色诗歌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书协会员、北京市写作学会副秘书长、国家十二五教育重点课题《中小学学力素质水准新课堂教学与研究》课题组执行组长、全国十三五重点课题《中华国学融入学科创新教学的实验研究》总课题组组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河南濮阳板桥书画院名誉院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