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读书写作>>

唐朝古刹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明开元元年(即公元七一三年),故取名“开元”。该寺庙位于宿州符离北二十里,武里山庄南侧,峰峦连绵,地势龙腾,风景优美,翠柳山花之中。坐北朝南,骑跨老龙脊山坡向东南延伸的高台子之上。庙宇两侧,终年溪水潺潺,鹭鸶、白鹤、斑鸠等盘指肖绕栖息。两条大道地经庙字东西两侧,向网北伸延,宛如两条巨龙在寺庙两侧左右摆动,气势十分轩昂。唐朝古刹开元寺

从远处望去,古寺郁葱重叠,连水、连山、走进庙寺之中,纵观其庙内景,有修直挺拔千年的大槐树,有盘龙曲虹的古柏,有寿达千年之久立于庙院五角的五老松,有掩映斋堂玄月翘首的古梅,有立于中殿前东西六百余年的金桂银桂姐妹树,有耸入蓝天苍劲挺拔的古银杏树。每种树棵数少则几十棵,多则上百棵,分植于寺中门旁,道旁,殿前适当巧取的位置,颇具匠心。庙院北围墙外是一片苍翠的林海,与起伏的群山相连,显得庙宇宽阔、伟岸。庙院四周生长着密密麻麻灌木层及山野花,好似卫士日夜守候者开元寺,展示着开元寺的历史悠久和朴实、华茂的雄姿。

据传记所载,开元寺始建规模不大,后经逐朝代多次扩建,抵清末,整个庙宇争占地南北长达5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约为225亩之多。其庙宇院落东西宽150米,南北长290米,面积为65亩之多。系采用了以一条南北方向的纵轴线为中心均衡对称地向扩展的组群布局形式,建筑群规范宏观,布局严谨,主题殿堂巍峨突出,东两庭院对称规整。建筑结构合理,工艺精巧,条理清晰,为五级五进三跨院式大庙堂。中间是前、中、后三大殿,各相隔80米,此称为中三殿。中三殿两侧各有8米宽石板铺成的南北通道,时称为东西两道。其道外是东西厢房(时称东西跨院),中三殿设南天门(开元寺正大门),北设紫柴门(又称后门),供应急而用,东有东华门(供寺僧侣生活及外出而用),西有西华门(供僧侣习武生产而用)。整个寺庙内部建筑形成个既断又连的“日”字形。四周高筑围墙,显得格外严森、 威武。庙院内即东跨院南端有一口人工池塘,占地五亩多。 池塘西侧是片长约40米, 宽30米,面积1.8亩场地,是供庙会进香、逐祸,得福,人们停放车马的使用广场。

南天门,即开元寺正大门,门宽4米,红山连粗大的门框,两扇疙瘩铁皮包边,花梨木大门。门外旁边各卧一个石狮子,称为把门兽。门正上方镶嵌斗大楷书“开元寺”金字牌,两旁白居易题:“晨钟幕鼓,惊醒世上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人间迷路神”。平时此门不开,须达官贵人及各界名流进庙参拜,或僧人举行僧斋,僧戒,禅仪等重大事宜,才启开此门予以通行。前殿五间长16.6米,宽8米,高14米,石墙到顶,挑斗飞檐,殿内正中塑立高大威武,忠勇仁义三国英雄关羽尊像,旁立周仓、关云二位大将军站像。雕像主体清晰明快,形象生动,与之各塑像间相呼衬,格外适当。壁上绘有“桃园三结义”、“当阳桥”、“火烧新野”“三顾茅庐”“过五关斩六将”等三国故事壁画。

前殿后面是中大殿,称为大雄宝殿,是开元寺主体明建,此店五间,芬166.6米,宽14米,高18米砖石瓦木结构,翼角正举,三级上耸,饰龙凤仙人,禽善之塑,形象逼真,。殿前四梁抱柱,支撑助立,12扇雕花格隔扇门屏,柱身皆刻绘龙凤禽鸟,百花彩云,神仙图案柱底雕刻宝莲花型为基,映衬斗拱檐橼,结构精巧。线条柔清朗,天花昴顶,额坊屏窗,显出店宇轩散宜人,宏伟庄重,展现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风范殿堂正中间是释迦牟尼塑像,基座高1.6米,宽6米,是12顶立五级莲花的座盘,佛像至宝之脊下,约12米高,像的而额圆大略长,盘腿而坐,两手合找于胸前,目光平视,塑像衣纹线条规则,适度大方,显现出安详,温和慈善,似在祝福人同太平。旁立二弟子迦叶、网难,造型衣纹简洁、朴素、性格慈样,温雅,敦厚。释迦尼牟佛像左边是神医华佗的坐像,样和谦诚,认真严谨,为民除疾,效世解难,泰安长寿神志。右边是名族英雄岳飞塑像,面红英俊而严肃,腰佩宝刀,左手紧握刀柄,右手屈指前下方,立于基座之上,显有怒发冲冠,还我河山,名族英雄气魄, 大义凛然之气节。

中殿左前方有一个四米见方柱亭,这是钟亭。中间系着高1.6米,直径1米,重1.5吨,绘铸篆隶字文,龙凤日月星辰,青铜大钟,每到清晨,僧徒们手执木鱼,清叉,粉香点火,诵经唱和,清脆高昂,洪亮圆润的钟声在宽阔的淮北原野大地上,在山润云涯渐扩回荡,周围十里八村皆听如附近。

中殿东侧即东道外,旁边有宽五米,长16.6米僧厨房五间,其南边三间长10米,宽5米是东门过道直达寺外东大道。平时僧人都由此门出入。其门内南端有高8米,4米见方六角台亭,名曰仙阁楼,是僧人们休息,或看管庙内外物品之所用。与此相应对外,中大殿西侧有五间僧舍,三间经堂,-间西华门供僧人住宿学经、传道、习武生产之用。

超过中殿后走80米,便进入后大殿。其后殿长16.6米,宽14米,高16米,正中三间殿堂组塑成半圆形,山势俏丽,延伸竣缩适度,有洞有台,有坡有凸,有峰有巅,有平有险,有石有土,有暗山明桥,有奇花异草,有棱角异潭,有仙神寓所灵阁,有银河牛郎织女,有腾云驾雾的不孙...整个花山塑有不同人物造像近百位,情态栩栩如生,动态写真各异,是一幅壮丽山水人物图画。显出天上,人间幸福祥和欢乐局面。观音东边是送子娘娘,慈祥妇人,群童立前,天真活泼,个个向往未来美好的新生活。送子娘娘东侧台阶上是“罗汉”塑九尊。观音两侧是眼王奶奶,神态正义,深显为民族疾,让世人感到光明寓意。再往西侧此与东墙相对处塑直罗汉九尊,他们神情各异,姿态不同,喜怒哀乐各异。东西璧上绘有“二十四孝”,“上下八仙,”“蜡桃会”等场面壁画,庄重严肃。

后殿东侧北禅主卧室其长10米,宽米三间,长16.6米,宽5米禅宾办公室五间,此与之相对后大殿两侧有长10米,宽5米,高12米藏金楼三间,其建筑绚丽,装饰典雅,其保存着贝叶真经、藏经及象牙玉石雕刻和钢铁铸造佛像,佛教经典与珍藏文物,藏经阁万余册。

顺着后大殿左右侧面通道,往北就到院,约50米,四周用石块砌垒而成。院中西有后门时称紫柴门,这门旁有五间房,是弥勒佛、地藏王、钟馗等立坐席地,后来不知不觉便成远近乞讨人群居住场所。再东侧是中草药菜地,生产茂盛,西侧有花圃,栽培各种奇花异草近百种,还有鸟鸽禽兽等,据讲是主持法治和尚改的庙寺风俗而建立的。

开元寺院内东西道旁,殿旁,围墙旁耸立大小碑体120余方,其内容为有关历朝各代历次扩建,翻修庙寺悦及文人墨宝,名人名师等奇迹,有施赊馈赠物款记载,有庙宇发生重大事件等记述。

庙前西侧,距庙100米处,一块 300平方米佛师坟地,葬宜园寂25位法师。其中三座大石鼓形葬宝,每个鼓葬宝,高约9米,座宽5.5米,以大小各形石选积而成,由底争顶,有顶座、圆瓶、相轮顶刹多部,层层上拔,收放得体,道剑自然,色泽白润,塔四周分别雕以云神、水兽、莲花、羯摩杵花纹和人书梵文等。据法兴、继志、德海三位法师道高功大, 享以精悖厚葬,另有五较小石方形宝坟其余则是平地突起葬式。石鼓墓宝石质青翠,各上绘鹤鹊,西天仙宫,百花盛景等不同纹样、图案结构精妙,刻镂生动, 字迹工整,清晰,堪称“石、雕、型”三绝。

开元寺建筑规模宏大,有山有水,有桥有树,左右楼阁廊腰迁回,凤檐钩天,百级层选,回廊交错,门楣多变,龙腾凤柄,其历史悠久,闻名于恍淮海大地。

每年二月初五,开元寺庙,更是盛况空前。一千多年来,开元寺香火久盛不衰,遐迩闻名,随岁月流失,无数先辈们为开元寺庙宇修建,扩建做出极大贡献。一九零年抗日战争时期,开元寺成了抗日根据地,联络点,当时我军特派-名联络员伪装僧师隐住庙内,联络传递四面八方日伪军动态情报,伐军及时打击歼灭日伪军多次活动,大长抗日斗争志气。由于叛徒出现,日军炮击开元寺,使其残墙断壁,满目狼藉,主持僧师宏昌配合武山庄民众,整修一年多才完工,使其原貌得以恢复。

(编辑:大庆)


唐朝古刹开元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