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少年成才>>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中学   王晓静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具有魅力,提高课堂有效性,必须为学生创设积极有效地数学教学情境,造成问题悬念,展现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哪些呢?现结合平时的教学提出如下肤浅的见解。

创设操作情境

     创设操作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爱动的心理,教师应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创设适当的操作情境,以动启思,以动促思,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由无意到有意让他们能被教学活动所吸引,积极参与主动入境,从而在动手操作中萌发创新欲望,激发探知热情,为新知教学做好必要备。

案例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探究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究竟是多少度?

生:1800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在小学时,老师教我们把三角形纸片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得到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加起来一共是1800

师:很好,你还记得小学做过的事。现在大家是否愿意再来剪以剪,拼一拼?

生:愿意

学生纷纷拿出剪刀和纸片,开始剪拼,过了大约两三分钟,全部拼好,放在桌面上。

师:大家做得很好。但这个结果是通过一两次实验得到的,还不足以说明所有的三角形都有相同的结果。前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相当多的几何知识,大家能否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ABC,要求学生说出已知和求证。

明确问题后,老师启发:我们不妨从结果来看一下,求证的关键在于两点:(1)如何提供1800(2)怎样把∠A、∠B、∠C加在一起,请大家想一想,然后交流讨论。

之后,学生通过画图、思考或轻声交谈。过了四五分钟,陆续有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做出了3种方法。

这样的情境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以剪一剪、拼一拼的动手操作为探究背景,以“实验不等于证明,剪拼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本质”为探究的深层情境,激励学生进一步去探究问题的实质。

从学生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同时又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又消除了对数学知识的距离感,在顺利引入新课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服务于生活

(二)创设游戏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心理的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课,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的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案例2:在《字母表示数》这个内容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创设这样一个游戏情境:

一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

生1:两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扑通2声跳下水

生2:三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扑通扑通3声跳下水

…… …….

当青蛙数量增加时,学生的出错率也越来越高,同时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

师提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如果青蛙的数是n只,那么……

回答:如果设青蛙的数是n只,那么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学生很快就说出来了

这样,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非常主动的解决学习任务。可见对一个抽象问题进行游戏化,在充满情趣的问题情境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带着高昂的情绪投入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从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创设数学故事等内容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案例3:《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我们可以利用古印度国际象棋棋盘装麦的事,创设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古印度国王酷爱下,苦于棋无对手,向全国悬赏下棋高手。一个青年人赢了国王,国王许诺答应他一个要求。青年人说他的要求不高,他要国王给他麦粒,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以此类推,每格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格的2倍,一直放到第64格。国王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过不久,大臣气急败坏地跑过来对国王讲,全国的仓库的麦子都不够给这个人,而且这个数字大得超过了恒河沙滩上的沙粒。学生们马上饶有兴趣地展开了短时间的激烈讨论。他们对故事中麦粒的计算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老师不失时机的指出必须使用乘方”这种新的运算才能算出每格棋盘上的麦粒,最后求和。充分引起了学生对于新知识有理数的乘方”的期待与迫切学习之情。这节课就是通过介绍生动而有趣的数学传说,创设了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

(四)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机械的知识变活,深奥的数学道理变得通俗易懂,抑制学习中的疲劳,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给学生留下生动鲜活的印象。

案例4:如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节中

步骤1:通过多媒体展示趣味动画(略)

步骤2:紧扣趣味动画引出精选例题

[例]如图,有下列三个论断:①OD平分∠AOB,②CD∥OB,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③CO= DC,如果以其中二个论断作为已知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那么结论成立吗?请选一种说明理由. 

步骤3: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此问题

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有三种选择:已知①②,结论③,则结论成立;已知②③,结论①,则结论成立;已知①③,结论②,则结论成立.

步骤4:引导学生评题解说

这是一个很常用的基本图形,在该图中“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这三者中若有两者必有第三,熟练这个结论,对解决含有这个基本图形的复杂题目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给他们一个生动形象的外号—-“三姐妹问题”.就有利于深刻认识这一基本图形,以便在复杂的图形组合中,一眼望穿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实践表明上述情境创设,不仅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好奇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探究中,感受到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促发联想,活跃思维。同时还避免了学生片面为解题而解题,防止其成为解题的机器——这一教学怪圈。

(五)创设悬念情境

在新课的讲授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疑问,时时使所讲授的内容增加些神秘色彩,使学生的兴趣始终不衰,主动积极地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到满意的收获。

案例5:在一节公开课《用字母表示数》中,老师一上台就神神秘秘地说:“同学们,你们每人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过了一会儿,老师说“你们算得的结果的个位数字一定是0。”顿时教室里像炸了锅似的,“老师,你真行,你会算命吧。” 李老师说“等你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你也会算了。” 学生又问“快点告诉我们啊!”学生的学习热情马上高涨,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想知道为什么可以算出来。之后,这节课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因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认识到情境的重要性。要关注情境的有效性,而是否有效就在于能否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而不是去关注情境的本身的形式,呈现的方式等。创设的情境要实在、有效。要联系教学条件、学生生活实际、简单方便操作等方面去考虑。要让情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要善于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情境、去分析问题。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只有创设好有效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