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浅谈《弟子规》中孝道对小学生品行发展的影响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新寨完全小学 姚浩

摘要:中国是一个注重孝道与品行的国家,孝道精神拥有许多年的历史,《弟子规》就很好了阐述了“孝道”精神。文章主要围绕“《弟子规》中孝道思想对小学生品行发展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弟子规》;孝道思想;小学生;影响;品行发展

《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是教导刚上学小孩子理解孝道以及基本品行的范本,它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讲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计划生育,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不免被父母长辈骄纵,更应该学习传统的孝道文化,并且从孝道思想中发展其他优秀品行,继承先人的优秀品质,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才。

一、如何理解《弟子规》中的孝道精神

《弟子规》中的“孝道”精神,它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则孝”,另一个是“出则悌”。这两句话强调了“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所有优秀品行的前提,一个人只有懂得理解父母辛苦,学会孝顺父母,才拥有了继续发展的无限可能。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很多家庭只抚养了一个两个孩子,对他们倾注了父母所有的爱。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也造成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孩子无理取闹,对父母长辈不尊敬等等,这种现象不利于孩子的品德发展,读《弟子规》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品德观,也可以帮助学生养继承古人的优秀精神。

二、如何加强学生的孝道教育

(一)教师加强对于学生孝心意识的培养

目前社会上不尊重父母,遗弃老人的事件层出不穷,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也很容易学习到不良的风气,作为承担教育任务的老师不仅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应该注意学生孝心意识的培养,这种培养应该贯穿教育的始终,不论何时何地教师都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且有意识端正学生的品行。

例如:在《荔枝》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母亲对于儿子与孙子深切的爱意,教师可以从这里延伸开,引导学生想象《弟子规》中的内容,教导学生们应该像文中的儿子一样,孝顺自己的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分忧,从小养成尊重父母的好习惯。同时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回家为父母洗脚或者做一件家务,在这样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体会父母的艰辛,养成孝顺恭敬的良好品德。

(二)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共同重视品德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标杆,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很多父母没有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没有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小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也是良好品德养成的最佳阶段,教师和家长应该多加联系,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

例如:《弟子规》中有言“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些话的意思是孩子应冬天为父母温床,夏天帮助父母扇风,早晨夜晚都要反省自己,出去必须要告诉父母去向,回来必须面见问好,居所职业必须稳定。这些内容都是古代对于孝子的要求,在今天看来,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教师与父母可以共同培养学生的孝心与孝行。例如,给孩子讲述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故事,《孔融让梨》就是非常经典的一篇,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孔融谦让的品质,同时也学会孔融爱戴父母,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教师和家长共同加强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学生自然能够从这些故事与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品行。

三、如何利用孝道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一)孝道精神是培养其他良好品行的基础

读《弟子规》,从中学习古人的孝敬父母的精神。文中对此给出了具体的要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顺静听”这些内容对于孩子的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孩子们多学习书中的内容,效仿古人,自然能够理解文中的孝道精神,从而对于自己的品行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弟子规》中主要强调了子女应该如何去看待自己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对待自己的父母,为父母尽孝等。但是读《弟子规》的意义绝对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有孝心,同时也教会学生培养其他良好的品德,例如真诚,勇敢,善良,正直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学生应该具备这些素质。

这些素质的培养从何而来?就从生活中父母老师的教导而来。首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孝道,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含辛茹苦培养孩子长大,如果血神连自己的父母也不会尊重,那么其他品行更是不可能养成,拥有良好品行的基础就是学会孝敬父母长辈。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学习其他的品德品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生活中多加学习和探索,让自己成为具有良好品行的人。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态度

《弟子规》源于儒家的孝道文化,由于古代的社会环境束缚,产生了许多愚昧的孝道,这与当今的社会要求并不符合,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性的学习,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将传统的美德与愚昧区分开来,让学生学习到真正的内涵,养成良好品德。

例如:《弟子规》中有要求“父母在,不远游”,这就不符合当今的社会情况,许多年轻人都需要离开父母去远方学习或者工作。另外有“孝子不谀其亲”意为:作为一个孝子,不能忤逆自己的父母。这显然不符合当今的法律法规,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当父母出现错误的时候,应该勇敢地指出来,相互学习进步,不能因为是自己的父母便包庇纵容。这不仅是学生孝道的表现,同时,这也教育学生要成为一个正直,勇敢,有正义感的人。这些品质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学生品行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学习孝道的时候教师与学生要始终保持扬弃的态度,吸收精华加以学习,弃其糟粕。只有合理的扬弃,学生才能真正学习到书中有意义的部分。

总结:

《弟子规》强调孝心是一切品质养成的根源,一个人只有学会尊重爱戴父母,才具有了养成良好品行的基础,作为教师来说,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孝心,以及其他品质,在学习的各个阶段灌输学生古代优秀的人物与精神,让学生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成为具有优秀品德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纳兰泽芸.  烛照前路《弟子规》[J].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2(04)

[2]郭文斌.  实践《弟子规》的几个原则[J].山花. 2011(13)

[3]毛清芸.  “《弟子规》热”现象的教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15(07)



本文在中华国学融入学科创新教学全国论文大赛中,荣获 学术 组一 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