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017-10-30 14:57 今日文教 张艳
山西省翼城县第四中学 张艳
材料分析题是用一组或多组材料为背景,设置一个或多个问题,要求考生联系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社会现实或自身实际作答的一种主观性试题。近年来,中考试题这种题型越来越多,根据问题的设置,本文谈谈文字类题型解题方法和技巧。
第一步:即背景材料由一段或几段文字组成的分析说明题。这类试题重在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解答这类试题,应该做到,一问,二读,三找,四答。问,即提醒自己:该试题问的什么?弄明白问题,就为解析背景材料确定了方向。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才可以避免盲目性,增强针对性,迅速而又充分地提取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读,即认真细致地阅读、分析背景材料。读懂材料是正确作答的前提。读材料可借助语文课中细读课文的方法,找出关键词语,划分材料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真正弄明白材料的含义。阅读材料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有些材料开宗明义,有些材料卒章显志,认真阅读开头和结尾,往往有助于准确把握材料的含义。找,就是到教材中寻找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这是答题的关键。尽管材料具有新颖、灵活的特点,但不管多新,总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关的理论支持。“找”要细心,要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寻找与材料相关的不同年级、不同章节的知识点,力求答案完整、全面。答,就是最后陈述观点,组织答案。这是解题的落脚点。
第二步:编写答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分析说明题一般设置多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不同的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如果问的“是什么”,就是要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作判断性说明。如果问的“为什么”,就要从材料所述现象的产生原因、影响或者重要性等方面作答。“怎么办”则是要求定措施,谈做法。按问作答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要根据分值大小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一般说来分值数(比如6分)就是答案的层数(6层),或是层数的2倍(3层)。
其次,理论表述要和材料分析相结合,避免理论现实两张皮。完美的答案应该是三种语言的结合,一是教材语言,即观点原理;二是材料语言,多是现实现象;三是时政语言,即党的方针政策。没有教材语言就缺乏理论依据,没有材料语言就会脱离实际,没有时政语言就显示不出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思维品质。只有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有理有据、丰富详实,才能突出创新意识,体现人文精神,反映时代和社会主题。
再次,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找到教材与材料的多个结合点以后,一定要按照一定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为使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要做到“三化”,即,答案要点化,要点段落化,段落序号化。与材料最贴近的教材观点要详答,与材料关系稍远的观点要简答。不能不分主次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
最后,语言准确规范,书写整洁工整。虽然分析说明题的答案不要求必须引用教材原文,但应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切忌凭着自己的理解满纸方言土语。落笔之前要打好腹稿,做到胸有成竹,一旦落笔即一挥而就。卷面整洁,字体工整,总能赢得改卷老师的好感,使其在不自觉中迁就你的某些不足或小过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