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少年成才>>

苏秦的能耐

                                                  河南郑州市第十一中学1817班 李开阳

     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晚期有名的的纵横家或策士。然而,就是这两个文弱书生,以其超人的智慧和诡谲的计谋,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深刻影响着战国后期群雄之间兼并战争的形势,其观点和思想对后世王朝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景春大呼苏、张“一怒而天下惧,安居则天下熄”。
     苏秦,字季子,洛阳东郊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三一七至二七五年之间,是战国末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出身农民,自幼家境贫寒,但他素有大志,曾师从鬼谷子教授演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然而出道后却处处碰壁,仕途艰难,后来不得不回到家中继续苦读数年。再次出道后,得到燕昭王信任拜为上卿,为报燕王知遇之恩,就到齐国做官而暗中为燕国效力,他为削弱齐国力量达到不能犯燕的目的,多次向齐王出馊主义,弄得齐国四面树敌,一度灭国。后游说赵、韩、魏、燕、齐、宋六国“合纵”抗秦,他亲自任“纵约长”,一人佩戴六国相印,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联合国秘书长,其权力更是现代意义上的秘书长不能望其相背的,被后人称为“合纵之父”。
      张仪年龄比苏秦稍长,但出道比苏秦要晚。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三六O至三一0年间。据说出身魏国名门之后,和苏秦同为鬼谷子教授的学生。张仪按岁数是苏秦的老哥和学长,他的仕宦之路还算比较顺畅的。由于苏秦出道较早,为官在前,他就找到小学弟帮忙给自己弄个一官半职,因受到苏秦的冷遇怒而向秦,得到秦王信任拜其为丞相,居百官之首,成为秦庭的二号人物,权倾朝野。随后,他赌着一口气,专门和苏秦对着干,你不是“合纵”吗?我就“连横”,分划瓦解苏秦倡导和组织的“合纵”阵营,并终于如愿以偿。张仪的连横策略为秦国的东进和崛起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秦的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被后人称为“连横之父”。
     史书记载和后世之人均把二人相提并论。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苏秦的“合纵”抗秦还是张仪的'连横”助秦,这一切均出自苏秦的自导自演。张仪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苏秦一盘棋上的一个“棋子儿”而已。
     当时,苏秦自己心里最清楚,靠一张嘴混饭吃最好就是把天下这盆水搅得越浑越好。他认为,要使自己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势均力敌的对手,必须让各国始终感到威胁的存在。没有强秦的威胁,就不会有他卖弄“合纵”的市场,如果秦国因惧怕六国联合抗秦而始终不敢轻举妄动,时间一久,“合纵”也就失去了意义,“纵约长”也就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是苏秦不愿意看到的。他必须要找一个专门和自己对着干的人,鼓捣着秦国分化瓦解六国,时不时地攻打某些国家,只有这样他的六国相印才能挂结实挂长久,才能显现出他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来。
     事实正如苏秦预料的那样,张仪到秦国后,化愤怒为动力,为秦王竭尽忠智,以期用秦国之力,扫平六国,让苏秦知道他张仪也不是吃素的。他殚精竭虑,穿梭于各国之间,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打破“合纵”。就这样,一个七雄并立的世界在二人的操纵下,到处争战不止,到处腥风血雨。
     虽然张仪最后基本上达到了目的,然而,张仪到死也不会知道,这只不过是他的学弟使的一个激将法而已,就连他当初到秦国谋生的盘缠钱还是苏秦给他的呢,只是苏秦并没有让张仪知道罢了。张仪有知,岂不愧煞老脸呼?
     这就是苏秦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