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读书写作>>

冰与火之歌,对话诗歌与散文的艺术

冰与火之歌,对话诗歌与散文的艺术

冰与火之歌,对话诗歌与散文的艺术

8月13日上午,在绿地新里程售楼处,来自山东济南的三位作家陈忠、曹伟君、郭光明对诗歌与散文的语言艺术、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与叙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和探讨,并与现场的读者朋友们就创作与阅读方面进行了交流。 

冰与火之歌,对话诗歌与散文的艺术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副会长、济南作协主席团成员、济南市作协副秘书长陈忠,是一位真正具有生活气息和诗歌精神的诗人。所谓诗歌的精神,著名诗人杨炼曾对其如此定义:能够持续激活诗人精神的,才是诗歌的核心。作为一位真正的诗人,必须也应该具备这种诗歌精神,而诗歌精神也应该包含对诗歌本身的思考,对诗歌的虔诚,以及大悲悯情怀和诗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读陈忠的诗,是可以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纵深感的,那种根植于人性深处的悲苦和来自于灵魂中的欢愉,都透过他的诗歌展现了出来。他总是深情的为我们讲述着活着、人生、未来。

冰与火之歌,对话诗歌与散文的艺术

在读书会过程中,作家陈忠向我们讲述了诗歌的意蕴和内涵,他说:诗歌就像两个人的热恋,充满着浪漫;诗歌还像天上的鸟儿,可以飞翔。诗歌像平原上的河流,起伏连绵,又像壮观的瀑布,能够突然出现,连接不断。诗歌在文学之中是最高级的,是文学里的贵族。而阅读也应该从读诗开始,唐诗宋词等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思想之美都能令人为之动容,优美的语言是可以让人不觉落泪的。读诗的目的不是为了人人都能成为诗人,而是诗能够陶冶人性,让人变得热情,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人与事充满感恩之情。让诗的美感濡染自己的心灵,提升品味,在是一种灵魂的升华。若看待世界都以诗意的美感,那么处处都有美好与欣喜。

冰与火之歌,对话诗歌与散文的艺术

作为山东省作家协会的老作家,郭光明总是砥砺前行,勤勤恳恳写好自己的每一篇作品。从《心灵隽语》《一窑浓郁的陈年美酒》到《郭光明散文选》他都坚持精工细作,以坚韧的匠心精神夯实了每一个字,他说自己今年上半年在山东的纸质媒体上已经发表了十几篇文学作品。这样对文学的执着精神和勤奋踏实的创作风格,是他多年来一直养成的习惯了。

冰与火之歌,对话诗歌与散文的艺术

在本次读书会上,他更是向读者们分享了自己关于散文艺术的创作观点。他说:散文的艺术在于它不像是小说那样直接展开主题,而是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状态,在精巧细致的人情事理中,给人以风花雪月的张力。散文创作中个人感情的表达带给人们阅读的巨大精神享受,能够在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共鸣与应和。但是,现今的许多散文作品,没有生活的积淀,总给人以干涩的感觉。虽然文字华丽,但带着一份虚假,不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书写散文,应不离经典,关注心灵的定位,释然真、善、美的心灵。谈到数字化时代的阅读,郭光明说:目前,网络的便捷,唤起了全民写作的热情,似乎人人都是作家,这是一个民族的幸福,但网络上的海量文字,很多没有精耕细作,是碎片化的文字,甚至是粗糙的、廉价的文字。所以,郭光明先生建议大家回归纸质的阅读,体味经典的意蕴,在纸质经典里汲取营养。

冰与火之歌,对话诗歌与散文的艺术

作为肥城市读书会名誉主席,曹伟君有着极为深刻的人文和自然历史功底。而他笔下的超然楼也风姿绰约,气势恢宏,他在会上具体讲述了鹊华烟雨,齐烟九点,四门塔,娥英水,七十二泉的典故。

冰与火之歌,对话诗歌与散文的艺术

鹊华烟雨是济南八景之一。鹊、华两山,在济南市城北,山势俊秀,景色迷人。鹊山华山之间,原为鹊山湖,湖光浩渺,碧波万顷,"飞鸿翔鹤,远势盘空"。水村渔舍柳绿花红,渚生蒲苇,水浮荷菱,微风轻浪,舟载歌声。阴云之际,两山连亘,若离若合,时隐时现,云雾缭绕,如二点青烟,诚为一幅绝妙的水乡图画,故昔人称此景为"鹊华烟雨"。鹊山无主峰,林木青翠,横列如屏,山上旧有鹊山院、鹊山亭,扁鹊墓等古迹。 相传,山下有钟鼓二石,以石相击,声扬数里。每年七、八月间,鸟鹊云集。明朝人王象春曾写《鹊山》诗记述:"万岫千岩济水蟠,如屏孤逗出河于,秋高鸟鹊集何事,霄汉空疑斗女寒"。与鹊山隔黄河相望是华山。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最早描绘道;"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障特拔以刺天,青岸翠发,望同点黛。"唐朝诗人李白也有"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的赞语。山上建有华阳宫、三元宫、泰山行宫等庙观,院内古柏苍翠,蔚为壮观。

冰与火之歌,对话诗歌与散文的艺术

本期绿地新里程读书会,就在体味生命与诗意生活的解读中一点一滴度过了,本次读书会让我们收获了很多,亦让我们得到了更多新的启示。(董衿希)

冰与火之歌,对话诗歌与散文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