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浅析一年级拼音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四川省夹江县甘江镇第三小学  李雪琴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教育责无旁贷,语文教育责无旁贷。创新教育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刚入学的孩子首先接触的便是拼音,那么,创新教育在拼音教学中如何体现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学习拼音发展语言、培养能力的等几个方面上。
        一、学习拼音与发展语言相结合
        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而语言表达能力恰恰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提高读写能力的重要前提。为此,老师在教学拼音的同时,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因素,让学生一进校门就受到规范语言的训练。
        ①利用字母的形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初入学的孩子,已具有了一定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但不够规范。在拼音教学时,教师就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失时机地进行训练,以规范学生的语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教字母“o”时,趁机点拨学生:“o像什么?”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记忆的闸门打开了,有的说:“o像一个圆圈”,有的说:“o像一个乒乓球”,有的说:“o像弟弟的小脑袋”……从而根据儿童善于联想记忆、形象记忆和韵律记忆的特点,引导学生编出顺口溜:“小小的圆圈o o o”、“爷爷的拐棍f f f”、“解放军的机枪k k k”、“小棍赶猪l l l”等。这样不仅强化字母的音和形,而且还扩展了思维,使学生尝到了规范表达语言的成功乐趣。
        ②利用形象的插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行的拼音教材为每一个字母都配备了一幅形象的彩图,这些插图接近生活,富有童趣,既表音又表形,具有实用性,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字母的音和形。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看图,创设语言情境,诱发学生说话。如教声母“h”时,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设问:“图上画的什么?”学生说:“一个小男孩在喝水。”教师借机引导:“一个穿着什么衣服的小男孩坐在什么上喝水?他拿着什么在喝水?”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思维顿时打开了,有的说:“一个穿着红色短袖上衣的小男孩坐在椅子上拿着茶杯在喝水。”有的说:“一个穿着红色体恤衫,蓝色裤子的小男孩拿着杯子坐在椅子上喝水。”这样,学生不仅说出了一句完整通顺的话,而且还在观察中认识了“h”的形状,从说话中掌握了“h”的正确发音。
        ③利用音节遣词造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鉴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的特点,我们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在学生的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所以,我们在拼音教学中,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用带调音节组词造句,赋予音节以意义。例如:在教学“guā”这个音节时,我先请学生用这个音节组词,然后再让他们从中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句话。有的孩子说:“西瓜长得又大又圆。”有的说:“小青蛙在田里呱呱叫。”还有的说:“新疆的哈密瓜,真好吃!”由此可见,当音节仅仅作为一个没有意义的符号单独存在时,学生的记忆是非常困难的,而当把音节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相联时,就很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的兴趣,从而在强化音节教学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拼音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发生质的变化,最重要的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在更新知识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创新意识,表现的创造能力。学龄前儿童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
        在一年级拼音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学习拼音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把学习拼音与发展语言思维相结合,把学习拼音与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正是创新教育在拼音教学中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