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子课题申报说明
2018-03-02 16:33 本站原创 中华文教网

《机器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
子课题申报邀请函
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教育科研部门负责人:
《机器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所审批的重点课题,已于2015年5月以《中管素教函【2015】16号》文件正式立项,课题编号为:JQRP15009。
该课题研究突破了就技术或知识而研究机器人教育的局限,着眼于在各个国家整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基础上研究机器人教育,在关注机器人教育的知识和技术层面的同时,更注重知识和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教育过程,以及由该过程所产生的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想的培养,避免我们在对国外机器人教育的学习中仅学到了其形式,而没有深入理解其实质。
该课题所要解决的是如何通过机器人这一新型的教育工具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为实现该目标,机器人教育的具体方式和实践操作需要深入细致的研究,包括大学、中小学、幼儿园阶段课程的设置和编撰,科学的教育方式,教学设备的选择,师资的培训,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等诸多方面均需要开展大范围的研究,这就决定了本课题将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研究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本课题的研究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和工具,将为国家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提供一条卓有成效的探索之路,为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该课题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子课题的申报,参与申报的单位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愿意参与机器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方能参加课题的申报。课题专家组将对申报的子课题进行评审,择优立项。获得参与课题研究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将成为课题组成员,课题组将给与科研指导,提供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与机会。希望有研究能力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该课题研究,组织好申报。
有关申报事项申请,见《子课题申报说明》、《课题申请表》,《课题申请表》可以向课题组秘书处咨询申领或从 www.jyketi.com 网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中心网站)下载。《课题申请表》经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后邮寄至以下总课题组秘书处,并同时把电子版发送至以下课题组专用电子邮箱。
子课题学校(实验校、示范校)档案、指导、证书(可审报10名研究员,其中研究组长一名,副组长两名,组员7名);颁发立项证书,最后研究成果证书和结题证书。
独立个人单项子课题申报(个体教师),档案、指导、证书;颁发立项证书,最后研究成果证书和结题证书。
课题实践教具:按需要多少可另购,课题组可按低于市场价供应。
总课题组可为子课题校(实验基地、示范基地)不定期开展培训和活动指导(培训费用按实际另算)。
总课题工作组秘书处:
办公室电话:010--89456159
联系人:靳新国老师(18610236845)李月老师(1561184809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老君堂中路捷强花园303栋 邮编:102213
邮箱:zdkw2005@163.com
网站:www.zhwjw.net中华文教网
《机器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一:课题研究总目标与基本要求
1、总目标:
研究如何以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机器人作为教育工具和教育平台,发挥机器人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价值;
研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为培养21世纪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机器人教育如何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目的的有效方法、 形式和途径;
构建机器人教育比赛、活动、培养的完整架构;
构建机器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推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2、基本要求:
认真研究学习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相关文件精神;
研究21世纪国家发展强盛对人才的需求;
充分发挥整合科研人员、科技工作者的经验和优势,共同开展机器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共享资源和研究成果;
以课题为契机,促进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学前教育的老师进行研究和探索,推动科研和教育工作,促进机器人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
各子课题申报单位,可参照《机器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关子课题领域进行申请,务必在深化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下功夫,做出创新且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总课题组职责
1、负责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
2、对子课题研究方法进度进行审定,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3、对子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培训、检查;
4、建立交流平台并及时更新课题组信息,不断充实、展示课
题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案例;
5、组织各种类型的交流、比赛与研讨活动;
6、负责课题总成果的整合、出版、宣传和推广工作。
三:子课题选题方向
1、机器人教育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2、机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研究;
3、机器人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理论、方法、途径研究;
4、机器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研究;
5、机器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中教学设备的研究;
6、机器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的研究。
(注:以上子课题研究方向是非常宽泛的研究方向,不是指定子课题申请的名称,大家可以在各个子课题研究方向之下选择具体的研究问题,具体见《子课题选题参考》,各申报单位和申报人可根据实际需要,查阅子课题参考说明或自行拟定相关子课题。)
四:子课题申报方法
1、凡申报子课题单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要求:
(1)、校领导重视子课题申报和开展工作,学校建立相应的课题研究组,切实履行指导管理的职责,保证子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2)、申报单位参与人员有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技能,有较高的创造潜能;
(3)、学校科研属市、县级以上水平,具有一批科研骨干中间力量。
2、凡申报子课题单位,请仔细阅读“子课题申报说明”,认真填写“课题申请表”,“课题申请表”可以向课题组秘书处咨询获取,或从 www.jyketi.com 网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中心网站)下载。
3、总课题组将对申报的子课题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经评审立项的各子课题,由总课题组书面通知申报学校。
4、各子课题一旦完成即可申报结题,子课题最终结题时间为 2020年5月,总课题结题时间为2020年9月,个别子课题因故超时,须事先书面申请报告。
五:子课题研究经费
子课题研究经费由子课题承担单位自筹解决,具体指导、培训、比赛等费用由子课题承担单位负责。
六:其他
1、通过评审立项的子课题,将获得课题研究的参与证书;
2、对参与子课题的教师及学生颁发相应等级证书;
3、子课题申报单位可用课题组推荐器材进行培训、参与大赛及课题组安排的其他活动;
4、通过终审鉴定的子课题,将颁发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所认定的《课题结题证书》,所有通过总课题组最终鉴定的课题科研成果,都是本课题的正式成果;
5、终审鉴定合格的课题成果,将由总课题组正式结集出版;
6、子课题承担学校必须配合总课题组的管理组织工作,定期提供研究进展报告及相关资料,并积极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比赛、考察、研讨活动;
7、总课题组定期编辑研究简报,并将通过杂志、报刊、网站、电台、电视台等介绍课题研究、比赛和学生培养的最新动态,宣传子课题承担学校的风采及研究成果。
总课题工作组秘书处:
办公室电话:010--89456159
联系人:靳新国老师(18610236845)李月老师(1561184809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老君堂中路捷强花园303栋 邮编:102213
邮箱:zdkw2005@163.com
网站:www.zhwjw.net中华文教网
《机器人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组
2015年5月25日

![]() |
开题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