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嘉中学80届名校友潘凡平为摇篮文学社作文学讲座
2016-04-13 09:53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2016、4、15 谷福林
本报讯 为进一步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文学知识,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4月5日下午,永嘉中学邀请校80届名校友、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副总经理潘凡平先生为摇篮文学社社员及文学爱好者作文学讲座。周丐亮校长参加了讲座,学校团委书记徐轰轰主持活动。
潘先生首先别有新意地解读《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而引出要讲的世界伟人——孔子。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潘先生重点通过阐述孔子的出生成长、发奋学习、游说儒家思想、办学立言等故事,旨在告诫在座的学子要“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墨守成规就没有创新;中学生要以伟人为榜样,以国学精神为食粮,做人、做事要有独立、自信和担当意识。
听了潘先生的讲座,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对孔子和儒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深入了解,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最后,应摇篮文学社指导师谷福林的要求,潘先生为摇篮文学社题了词:“永远的创作”,意在希望大家热爱创作,热爱文学。因为写作伴随着人生,活着就离不开写作,而不可害怕写作或讨厌写作。
(本报通讯员:谷福林)
潘先生首先别有新意地解读《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而引出要讲的世界伟人——孔子。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潘先生重点通过阐述孔子的出生成长、发奋学习、游说儒家思想、办学立言等故事,旨在告诫在座的学子要“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墨守成规就没有创新;中学生要以伟人为榜样,以国学精神为食粮,做人、做事要有独立、自信和担当意识。
听了潘先生的讲座,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对孔子和儒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深入了解,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最后,应摇篮文学社指导师谷福林的要求,潘先生为摇篮文学社题了词:“永远的创作”,意在希望大家热爱创作,热爱文学。因为写作伴随着人生,活着就离不开写作,而不可害怕写作或讨厌写作。
(本报通讯员:谷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