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谈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新策略

        一、沟通情感,让老师变成学生的朋友
  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打开他们的心锁,让他们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得到快乐和温暖。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灵献给他们。”从教育的过程看,爱是教育的基础,爱学生是教师对于学生的一种自然的感情,是启发学生萌发进取意识的外在动力,也是教师对学生奉献的核心。因此,教师要以平等、亲切、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点滴的进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重视,老师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同时,教师要主动积极地改善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关系,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麻烦。
  二、创建良好的集体环境,树立榜样的作用
  一个班风正、学风好的班集体,对学困生的转化自然能起到促进做用。相反,如果班风不正、学风不良有可能混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之误入歧途。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抓学风。在良好的学风下,纠正自己的不足,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抓班会,请进步显著的同学谈学习经验,为学困生树立榜样。第三,抓互帮,对学习困难生通过“结对子”进行一帮一的活动,使他们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当他们体会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时,就会消除孤独感,自觉向好的方面转化。第四,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总之,良好的班集体能带动每个学生共同进步。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十一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导致心里健康问题的增多。
  四、表扬鼓励,培养自信
  学困生本身就自卑,得到的表扬又很少,所以他们对自己倍感失望,常有失落感。事实证明,鼓励是一种动力,表扬是一种赏识,鼓励、表扬对学困生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为此,班主任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困生,不仅要会表扬学困生,还要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表扬的机会。要善于抓住点滴的进步之处、细小的闪光点来鼓励他们,如在板书、提问时,学困生稍有进步就要及时表扬、鼓励;对做卫生时表现好的、纪律方面表现好的、拾金不昧的都要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心,从而使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但要把握好“度”。
  五、制定目标,感受成功
  班主任要根据学困生各自的特点,如按学习基础差异、起点的高低、接受能力快慢等设定相应的目标:第一,目标高低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否则,准过低,容易使其产生厌倦心理;标准过高,难度过大,又容易使他们产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想法,这都是不利的因素。第二,要正确评价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现在与原来比。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要给予肯定、表扬,使他们感到自己能行,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和喜悦。第三,要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近期、远期目标结合起来,使之认识到现在的努力会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前途命运,只有刻苦学习,将来才能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以此激励他们由厌学到乐学,激发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发挥他们的智力潜能,使之追求进步,获取成功。
  我深信,只要方法得当,即使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我们是可以将绝大多数学困生转化的,从而使我们的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能,学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