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课堂教学问题设置浅析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课堂问题设置是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形式之一。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来调节和把握课堂的节奏,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此,设置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就成为课堂预设的关键。教学实践中设计问题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问题要新奇
     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如教《穷人》一课,学习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要以“穷人”为题,而不以“桑娜”为题呢?是啊,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感到这个问题很新奇,于是我趁热打铁,适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有的说,桑娜一家虽然过得贫穷,但她及她丈夫心地善良、关心、同情别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以“穷人”为题,实际上是对精神富有者的赞美。有的说,因为桑娜一家过的贫穷,所以以“穷人”为题。还有的说,以“穷人”为题,赞美的不仅是桑娜和她的丈夫,更重要的是为了赞颂像他们那样穷苦的劳动人民,表现了穷人之间相互关心、爱护的美德,所以应以“穷人”为题。看,新奇的问题不仅激起了学习的兴趣,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训练了表达的能力。
     二、问题要有深度和广度
     教师设计的问题,如果没有深度和广度,势必造成课堂上一问一答的情形,这样不但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还浪费时间。而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能促使学生围绕教师的提问,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驰骋,多元化、多角度、多渠道、多人次地去解答。如教学《凡卡》一文,在末尾部分,教师通常这样提问:爷爷收到信没有?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没有容量,那么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这样结局的妙处呢?我是这样设计的:为什么作者用凡卡的梦来结尾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产生了兴趣,带着问题去读文,经过思考,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凡卡的信没有贴邮票、也没有写清地址,爷爷是收不到的,他也就永远回不到爷爷的身边,也就只能在梦里才能和爷爷团聚。有的说,用梦结尾,说明了凡卡要回到爷爷身边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是不可能实现的。有的说,用梦结尾含蓄、意味深长,能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还有的说,用梦来结尾,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凡卡永远也回不到爷爷身边,只有在梦中才能享受到和爷爷在一起的快乐。揭示了剥削制度下穷孩子连一条狗都不如的悲惨命运。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设计的问题有深度和广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
     三、抓住中心 由果朔因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在结尾处点明中心,教学中针对这类课文特点,抓住结尾处的精妙词句,提出朗读要求,让学生由果朔因。这样设计问题,学生需寻根究源,从文中找出实例来回答,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圈点批画的读书方法和能力,而且使学生对文章先分后总的表达方法有了深刻的理解。如我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是大文学家,然而作者却认为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学生带着问题,经过反复读文,讨论交流,最终认识到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从而体会到为课文开头描写的情景,并进而体会到为什么会出现课文开头描写的情景——万国殡仪馆内感人的一幕。这样的认识既和作者达成一致,感情就易产生共鸣。
     总之,要驾驭好一堂课,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围绕课堂主旨,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问题。惟其如此,我们才会既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能真正地让学生“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