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毕业生三成已签约 毕业生开网店可享贴息
2015-06-06 17:06 教育新闻中国新闻网 记者 解丽
高校毕业生开网店,将可享小额担保贷款及财政贴息;国企招聘应届毕业生,要在政府网站公布;一次性求职补贴将从城乡低保家庭扩至残疾学生……昨日,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联合召开“北京市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大会”,总结通报当前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和签约进展情况,下一步将从制定政策、加大投入、提供创业帮扶等方面入手,切实促进大学生就业。据统计,截至4月底,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1.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与去年持平
据了解,2014年,北京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共23万人,比去年增加近1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7.9万人,本科生11.5万人,专科(高职)生3.6万人。截至4月底,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1.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此外,已达成就业意向但未签约人数比例大约为24.1%。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像中国石油大学(微博
据悉,今年以来,本市面向全市征集了10.6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同比增幅8%。
产业疏解转移需要更多毕业生
副市长杨晓超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他指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27万人,同比增长28万人,北京地区也同比增长近1万人,再加上来本市求职的外地高校毕业生也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同时,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全国经济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形势,本市虽然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但是受国内外形势影响,经济运行仍然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影响了对就业岗位的拉动能力。
杨晓超强调,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格局既给高校毕业生就业营造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产业疏解转移必将进一步加大本市毕业生供需总量压力和部分专业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就业整体呈趋紧态势,但对高校毕业生未必就不是利好消息,功能疏解、产业转移后,本市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对大学生的需求很可能会更多。”杨晓超说。
促进就业新政北京将很快落地
副市长杨晓超在讲话中要求,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为重点,力争使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比例有新提高。
对此,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4月30日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国务院又通过了六条新政策,不久即将印发,本市将抓紧贯彻落实,尽快让新政落地。这意味着,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将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并办理实名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的,2年内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将现行只限于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的求职补贴扩大到残疾毕业生;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要在政府网站发布信息,对拟聘人员进行公示等等。
据了解,一次性求职补贴的标准为每人1000元,目前各高校已经在做统计工作,下一步残疾学生也会纳入。(记者 解丽)
(北京青年报 解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