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实现德育工作的创新

                                                  新疆巴楚县第二中学 张淑霞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1、社会不良风气,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在下降,给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难度。部分学生存在吸烟、喝酒、打架、上网、玩手记、谈恋爱等不良习惯,致使出现了难教、难管的实际问题。
       2、传统的德育方式存在单调、陈旧、落后等现象,不注重对教育方法的创新。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兴趣盎然的灌输,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其德育效果可想而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德育的方式单调,学生没能真正积极地参与到德育课堂上来。
       二、实现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应该采取的措施
        1、实现德育模式的创新。鉴于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及传统的德育模式带来的诸多弊病,因此对其进行改革创新势在必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德育模式的创新:
     (1)德育思想观念模式的创新。一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学生现在的表现并不代表永远;二是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2)德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模式的创新。德育工作是无处不在的,教师要注意消除德智分离的现象,要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各专业教学过程中,使之实现良好的融合。
在德育课教学中,经常接触专业学科中的问题,了解专业技能中需要的专业知识,熟悉专业问题解决中应用的德育知识,自然和谐地与专业零距离的碰撞,让学生处在一个有实质内涵的专业教学氛围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专业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催生学生专业思想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的知识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挖掘专业课的科学性、严谨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挖掘专业课的相关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实现德育课程内容的创新。德育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必须“职业化”,要求德育课为所设的专业和专业课服务。学校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    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而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实现德育方式方法的创新。要实现德育方式方法的创新,首先就要求教师转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想,学生在得到尊重的同时产生自尊,从而不断增加自信;其次要通过各种形式与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
   (1)以班为单位,通过主题班会课、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禁毒示范课,开展主题教育研探。组织主题班会优秀课例评比,丰富班会课的形式和内涵。开展以“弘扬中华美德,培养现代公民”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如“中国梦,我的梦”、“感恩的心”等全校性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加强美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2)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周边如烈士纪念馆、地震纪念馆、博物馆、文物馆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以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为载体,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唤醒学生对祖国、对祖国文明的喜爱,并将这种有根的朴实之爱转化在学生实际的生活与学习中,这是传统单一的课程资源所无法比拟的。让学生更多地走进社会、参加社会实践,这不仅是德育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内心的强烈渴求。
    (3)利用学校媒体定期向学生播放优秀德育影片如《感动中国十大优秀人物》、《最美孝心少年》等,从而感化学生的心灵。
    (4)以班集体为单位,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以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贴近学生生活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在自觉参与中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规范,同时树立了自信,感受了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思想和能力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比赛中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团队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
       总之,创新的德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及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任,在德育工作中注意从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德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实现创新德育,将会大力增强学校德育工作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