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让宁静成为高中语文课堂不可缺少的读思品质

       高中生的意志独立性和坚持性也都有迅速发展,已具备了不过分依赖教师的独立品格和自主能力。就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则更应该高度关注高中学生在学习心理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特点,深刻理解高中语文教与学的特性,进而采取最适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美文的语言是需要心灵宁静地进行品味的,不如此就难以“嚼”出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一般而言,要通过以下一些途径。
       一、心灵宁静地在语境中品味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语言的运用都不是孤立的,词语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富有表现力,关键要看字词或语句是否最适合当下的语言环境。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较强的文字敏感力,一定要能够从课文的一字一词出发,教学生把关键字词或语句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咀嚼,把课文的语言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从而使他们洞幽烛隐,见微知著,把握精髓,深刻领会词语的内涵和作者的匠心。
       二、心灵宁静地在比较中品味
       不同的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序,其语言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其表达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教师就是要善于利用变式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心灵宁静地去揣摩、品味,以达到品深嚼透的阅读效果。比如,朱自清散文《春》中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几句,若改成“春天像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的小姑娘”一句,从信息角度看,应该是无差异的,但若从句式的表达效果来看,则有天壤之别。课文中的原句,将长句截成短句,节奏变得更加明快了,与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喜悦、热爱、奔放的情感是很吻合的;如果写成一个长句,尽管语意上没有什么差异,但那种热烈、奔放劲儿则荡然无存了。目前的语文课堂已很少能见得到这种心灵宁静、深入到位的变式比较的品味了,这应该是语文教学“变味儿”的一种表现。特别要强调的是,如果教师总是认为这样的语言“一看就懂”,不肯指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并心灵宁静、恰到好处地进行这种变式比较的品味,而总是领着学生浮于表面,轻松热闹地读读、看看,那么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看似寻常的关键词句就很可能永远视而不见了,因而也就不可能深透地悟得语言运用的真谛了。须强调一点,与品味字词一样,这都是带有普遍意义品味词句的方法,心灵浮躁者是不易悟得的。
       三、心灵宁静地在联想中品味
       心灵宁静地在联想中品味,就是让学生借助联想把眼前读到的语言文字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进而加深对作者笔下的情景、意境的体验,以加深对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等。这种品味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玩味语言的乐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语的内涵,进而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
       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意志品质又具备宁静读思的优势。为此,就让我们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打造心灵宁静的课堂,让宁静成为高中语文课堂不可缺少的读思品质。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