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数学实践教学初探

       当今社会急需创新性人才,现代教育自然要服从于这一社会需求。数学是工具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性、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作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实践活动,就能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整合,创设实践情境,使学生有机会感触或接触大自然,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各种知识,获得大量信息;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才能。
       一、 做好思想动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现代高科技及尖端技术,都与数学密切相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好多数学问题,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知识。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用身边的事例来说明数学实践的必要性“我们的学校占地四公顷,谁能告诉我,昨天早上的这场降雨降水量——40毫米,校园内降水多少立方米面么?学校新餐厅前面的两个花坛,一个是圆形,一个是梯形,同学们能测量出他们的有关数据,计算出他们的面积么?”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为自己的正确的回答而兴奋不已。又问了犹如“你们家的院子占地面积······”等一系列简单有趣却又常被忽略的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小问题。同学们大多数问题都能正确回答,因而情绪高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唤醒学生参与实践的意识。给学生讲述数学应用的典型事例,使学生认识数学实践的重要性。
       二  精心安排,巧妙设计。
       首先根据学生的成绩,合理搭配小组成员,使优、中、差生适当结合。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小组将共同承担新知识点的探究任务,小组成员必须通力合作共同探究才能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优差生合作互补,积极配合共同进步。每一节新课前,小组成员必须做好材料准备及新课预习工作,并找出重点、难点。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小组学习效果展示活动,奖优罚劣,以便调动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每个小组成员的动手操作和具体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探求精神、知识迁移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三  加强课外实践活动总结,对学生积极引导,及时鼓励。
       客观、正确地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所以实践活动结束后,应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对一些正确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老师应该给与肯定、评价、和鼓励。有时,老师的一句鼓励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恰当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通过这件事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要用书本上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光掌握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善于观察,勤于思索,教师适当引导他们概括归纳应掌握的知识,促使学生将活动的内容化为理性的思维,掌握规律。给学生适当自由度的时间和空间,引导鼓励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的见解及行为习惯,这些既可以培养学生活泼、开朗、英勇顽强和团结互助的品质,同时又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促使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数学的实际运用中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虞城县杜集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