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浅谈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怎样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好地调动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将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生理及年龄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教学实际,认为要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从小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要创设与创造思维有关的条件,使孩子主动地学习数学,“迷上”数学。因此,教师在提供数学材料,选择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方法时,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使孩子刚刚萌发的兴趣,成为学习教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强大动力。
       为孩子提供动脑思考的材料,是激发孩子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好方法。如在课堂中展示数形结构的图画等,孩子可以边看、边想、边说。孩子兴趣十足地参加到思考的活动中,这种方法往往有效,还可以使他们的懂得记数认形。
       促进合作,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知识。孩子们乐于和同伴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课堂中可多让学生两三人一组交流,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兴趣高,学习效率自然也事半功倍。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激发求知欲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心理条件,在日常教学中就是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自我追求掌握的知识和尝试解决新问题方法,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立性和主动求知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求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导入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出示十字绣的画,想给装个漂亮的边框挂起来,但是该买多少边框材料,多了浪费,少了不好看,请同学们帮帮老师,好吗?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创造一种特殊的情境,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使这种共鸣转化为求知欲,进而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三、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感召学生
       小学生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大部分学生知难而退,不愿探究,为了使学生有学习热情,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画图,启发性的提问等变化多样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思考,在动手动脑中体会成功的快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理中得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我在教学生图形周长概念时,为了避免周长这一概念的枯燥乏味,不容易理解,我就在黑板上画一片嫩绿的树叶,然后,一边用红笔描树叶外延,一边告诉学生周长的概念,这样学生就轻松地了解了周长的概念。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作者:贵州省务川县茅天镇石龙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