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改前沿>>

改进作文教学 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具体表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当从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等方面着手,来改进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作文命题要适宜
      “题好文一半”。一个符合学生写作实际的作文题目,能打开学生写作思路,使之产生写作冲动,顺利地进入写作的最佳状态,是学生习作成功的前提。要使作文命题适宜,教师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作文命题要符合作文教学的层次性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习作按年龄安排了三个层次。第一层,低年级练习写话。要求“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第二层,中年级开始学习作文。要求“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学写日记、书信等”。第三层,高年级学习作文。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还要求“有一定条理,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以上三个层次符合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现状,各个层次之间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把握各年级的训练要求和目标,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
  现在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要求偏高,中年级开始学写作文时,教师就要求学生习作要有中心,有条理,以及叙述完整,层次分明,语言生动等。造成“小马拉大车”,学生感到吃力,习作质量不高,还容易使学生失去对作文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把握作文教学的层次性,按照大纲和材料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作文教学,做到扎实有效,稳步提高。
       2、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和知识领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比如,一个生活在大海边的孩子,对大海熟悉,写起有关海的文章则胸有成竹,富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且真实。如果这位孩子没见过大草原,而教师给他出的题目是《草原》,那么他只能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从电视或电脑中看到的去写,缺乏真实性,内容一般会比较空洞,毫无个性。某位山村教师照搬一本书上的作文题目《游某某公园》,让学生去写。这个作文题目虽没有规定写游哪个公园,看似给学生留有许多选择的空间,但是这个山村比较闭塞,经济发展十分落后,这里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没有去过城市,自己的山村里又没有公园,这样的作文,让学生从何写起?再看学生的习作,大部分是参照有关文章,加上自己的凭空想象,写上几句,应付了事。对于这样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无情可抒的“三无产品”,质量一定不会高。因此,作文题目一定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自己的语气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指导学生选择素材
      作文命题确定后,教师要讲明作文的目的要求,让学生弄清写作范围,然后指导学生选择素材,那么选择什么样的素材呢?
      1.选取能表达真情实感的素材
      学生对熟悉或亲自经历的事情,有深刻的体会,写起来才得心应手,内容真实具体。如小学语文第九册有一个《某某,我想对你说》的作文题目,要求文章的内容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话语,表达出真情实感。对于这篇作文,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最想对谁说说心里话,说些什么心里话,这些心里话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用亲切、启发性的语言营造创作氛围,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写,这样学生才能说真话、吐真情,写出的习作才会情真意切,富有感染力,使之成为一篇优秀的习作。
       2.选取的素材要新颖
       对于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目前大部分小学生,课余时间忙于参加各类补习班,训练各项技能,很少有时间接触社会上的人和事,很少亲近蕴含着丰富知识的大自然。学生的各项技能是得到增强了,但学生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导致生活单调,视野狭窄。甚至有些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根本储存不到新的写作素材。例如,有一个班的学生写小作文,题目为《我的周末》,学生不是写玩电子游戏,就是写做家庭作业等。记流水账,敷衍了事,没有新意。
       作文选材要新颖,就必须让学生不断积累新的素材:(1)鼓励学生投入社会,投入大自然,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调动他们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2)引导学生平时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报刊或杂志等,或者是通过网络,学习新的知识,开阔视野。(3)指导学生有目的的摘抄一些名言警句,诗词名句等,丰富他们的写作语言。
        三、作文批改讲求实效
        作文批改,一般有教师批改和学生批改两种形式,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批改都要讲求实效。如果学生对教师或同学批改过的习作,置之不理,或对评语不理解,则失去了作文批改的意义。
       1.教师批改。教师在批改时,要根据各年段作文的训练要求和每篇作文的写作要求来衡量学生习作的优劣,给出分数,写出评语。
       写评语时要注意:(1)评语要有针对性。让学生看了评语后,能了解到自己的习作哪方面要继续发扬,哪方面要进一步提高。(2)评语要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每篇文章的特点,对症下药,各有所得。鼓励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继续努力;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评语中要表现出期望,相信他们能写出好的习作。(3)评语要有鼓励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即使是点滴进步,也要及时给与肯定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2.学生自批自改。教师放手让学生来参与批改作文,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评头论足。使其主动探索自己或其他同学习作的优点或不足之处,是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让学生自我批改或互批互改前,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作文的目的要求,适当进行示范指导,讲明划分习作优劣的依据。作文批改后,教师要检查学生批改情况,进行讲评和总结。
       实践证明,由学生批改作业,能激发他们写好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批改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提高的过程,他们能相互学习习作中好的句子,素材的选择和组织,以及文章内容的表达方法等。还能丰富小学生的写作素材,开阔视野,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搞好作文讲评,不断总结提高
        作文讲评和总结是在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作文批改的延续。学生能在讲评中知得失,在总结中不断提高。
       学生拿到批改完的习作后,教师应该让学生看习作上的圈点批阅,错词病句要及时改正。评语要认真阅读,并且对照习作看看是否已经理解,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每次作文讲评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习作情况,选出两三篇佳作或几个精彩片段,读给学生听,并且按照作文的目的要求进行分析,让学生知道佳作因何而佳,以便借鉴。学生自批自改的习作,教师也要让学生推荐几篇“小作家”的“大习作”,由小作者读给大家听。教师 可组织学生议一议佳作好在哪里,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最后,教师要做好归纳总结。
        总之,小学生作文教学,一般包括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命题适宜是前提,指导是关键,批改和讲评能升华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要优化作文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