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问责”问醒“无为代表”
2013-09-16 16:51 科技信息报今日文教2013年9月9日A3版 单德密
山东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人大积极破解人大代表管理难题,在辖区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中全面推行代表问责制,以强化人大代表的服务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代表不作为,责任咋追究?年初,该镇人大制定出台了“八项问责”制度,即对镇人大的工作安排不服从或执行不力的;不按时参加代表小组组织的学习培训、法制讲座的;不经常走访联系选民,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的;不能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不能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并发表意见,积极提出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的;不能积极参加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会议、视察、执法检查、调研、评议等活动的;不能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行使职权,保守国家秘密,并且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的;连续两次被评为“十差人大代表”的;连续两年未提出一件建议、意见或提出一件未得到采纳的等八种情况将被严格问责。根据规定,凡是事实清楚或选民举报经查属实的,须在十天内公示问责结果,落实问责措施。“八项问责”制度成为代表不作为的“紧箍咒”和“加压阀”。
“八问责”问醒了“无为代表”,问出了人大代表践岗履责、争先有为的新气象。“并不是每一名人大代表都能尽职尽责地履行义务,应从不同角度将灵活而有效的机制渗透进入每个代表履行职责的过程,”镇人大主席李景东说,“问责制对工作的规范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公平公正的问责,不仅有利于促进代表任其职、负其责、尽其力、操其心,提高履职尽责能力,还可以取得‘处理一事、警示一方,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该镇人大通过强力推行问责制度,代表头上戴上“紧箍儿”,心中装着“发动机”,并将其内化为严于律己的自觉行动,代表们把心思凝聚到促发展上,把功夫倾注到抓落实上,强化了责任、改善了作风、提高了效能。
代表不作为,责任咋追究?年初,该镇人大制定出台了“八项问责”制度,即对镇人大的工作安排不服从或执行不力的;不按时参加代表小组组织的学习培训、法制讲座的;不经常走访联系选民,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的;不能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不能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并发表意见,积极提出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的;不能积极参加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会议、视察、执法检查、调研、评议等活动的;不能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行使职权,保守国家秘密,并且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的;连续两次被评为“十差人大代表”的;连续两年未提出一件建议、意见或提出一件未得到采纳的等八种情况将被严格问责。根据规定,凡是事实清楚或选民举报经查属实的,须在十天内公示问责结果,落实问责措施。“八项问责”制度成为代表不作为的“紧箍咒”和“加压阀”。
“八问责”问醒了“无为代表”,问出了人大代表践岗履责、争先有为的新气象。“并不是每一名人大代表都能尽职尽责地履行义务,应从不同角度将灵活而有效的机制渗透进入每个代表履行职责的过程,”镇人大主席李景东说,“问责制对工作的规范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公平公正的问责,不仅有利于促进代表任其职、负其责、尽其力、操其心,提高履职尽责能力,还可以取得‘处理一事、警示一方,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该镇人大通过强力推行问责制度,代表头上戴上“紧箍儿”,心中装着“发动机”,并将其内化为严于律己的自觉行动,代表们把心思凝聚到促发展上,把功夫倾注到抓落实上,强化了责任、改善了作风、提高了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