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永葆青春的篮球运动——《行进间运球》的案例分析

 

      一、本课的设计理念
      2011版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体育要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比赛,逐步增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能力、安全从事运动的能力,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
      本课依据这个理论,以初中《体育与健身》课程中篮球运动为载体,积极贯彻“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情景,让他们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去思考;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去施展,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教师由管理者转为参与者,由控制者转为帮助者,由主导者转为引导者。
      二、过程介绍及浅析
      本课教材内容为行进间运球,主要学习内容为原地和行进间运球练习。篮球运动这个项目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其技术要求比较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课授课对象为初中七年级学生, 学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不大,但通过前面2次

      课的学习得到很大改善。教学上遵循体育一般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合理采用发现式教学方法,以直观结合诱导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从观看、模仿、配合(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到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合作学习,同时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组织方面主要采用小群体分组练习形式,加上教师的共同参与,提倡互助互学。在学习过程中,穿插学生的示范和教师的示范讲解,共同发现问题并加以说明改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为增强课堂愉悦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在课的开始部分利用游戏进行集中注意力练习及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进入本课的学习。
       2、复习导入,进行技术学习
  第一阶段: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复习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尝试行进间运球技术,力争做到走动中不丢球。
  第二阶段:通过教师完整行进间运球的示范,学生通过练习强化。
  第三阶段:通过辅助练习和能力分组练习进一步改正学生的技术动作。
  第四阶段:展现风采,通过3--5位同学一组的展示,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第五阶段: 通过师生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观察学生行进间运球的节奏,哪里没有掌握和需要改进,这也是我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3、稳定情绪,恢复身心
       学生围着老师,听着悠扬的音乐进行简单有效的放松活动,使学生充分达到身心放松。
       三、总结分析
       1、教师利用创设的情景进行授课,学生乐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能够在课堂中得以落实。     
       2、学生喜欢在虚构的情景中展现自我,使他们在课堂上成为主体,成为参与锻炼的主角。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活跃的气氛中顺利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逐渐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
       3、学生喜欢竞争,在拓展游戏比赛中,相互竞争、相互合作,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伙伴关系。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