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读书写作>>

文人雅士的消夏方式

 

       “消夏”之“消”,即消磨、打发的意思。消夏,亦即消磨、打发高温天气。空调、电扇、冰箱、冰柜……面对炎炎夏日,我们今天的消夏方式可谓五花八门、花样翻新。而在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古代,人们没有这些,古代那些浪漫的文人又是如何消夏的呢?
       物理消夏法。这是古人最主要最常见消夏方法。古人的消夏用具一般有扇子、凉席、瓷枕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唐代杜枚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就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少女们执扇追萤的活泼姿态和欢乐情绪,呈现出一幅清新的夏夜纳凉场景。天热难眠,睡竹席最惬意,谓之为“凉席”。宋代蔡持正诗《夏日登车盖亭》曰:“纸屏瓦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就是充分利用竹具之凉来消暑,以至于燥热的夏日当午,竟将书抛之一旁,梦会周公去了。宋代开始流行的瓷枕,也是一种防暑卧具。“久夏天难暮,纱窗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这些诗句,都说明了瓷枕是夏季纳凉的极佳寝具。
       赏景消夏法。在炎炎夏日,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景,是很多古代文人采取的消夏方法。唐代高骈《山亭夏日》:“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宋代葛元怀在《夏日》中说:“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树下地常阴,水边风最凉。蟑移惊鹊近,鹭飞得鱼忙。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诗人边乘凉消夏,边欣赏鸣蝉惊飞,喜鹊栖枝,鹭鸟掠水,鱼儿扑腾,真是情趣盎然,暑意全消。当然,也有的人不是走进自然,而是喜欢在自家的屋内或庭院赏景消夏。如宋代杨万里喜欢在月夜的庭院中闲步纳凉。为此,他写下了广为传诵的《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窗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精神消夏法。“六月红云不肯移,清心自合胜炎曦。”古人认为,清心静气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因此,古人非常看重通过心理减负来达到消暑纳凉的目的,他们常常以垂钓、品茗、弈棋等休闲方式,来做到“心静自然凉”。宋代陆游在《夏日》中告诉人们,面对酷暑不要恐慌,要宁神静气,心静自然凉:“竹梢露滴惊残梦,荷盖风翻送早凉。暑用酒逃犹有待,热凭静胜更无方。”唐代白居易《消暑》诗曰:“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诗人独坐院中,迎着临窗的徐风修身养性,凉生心底而怡然自得,这是多么惬意的一幅美景啊!看来“心静自然凉”的确不失为一剂消暑妙方。
       说到古代文人的消夏方法,不能不提“饮碧筒酒”消夏法。盛夏时节,荷花开时,采摘新鲜阔大的荷叶,把美酒倒入荷叶,以簪子刺穿叶心,使刺孔跟空心的荷茎相通,将空心的荷茎弯成象鼻状,从茎的末端吸酒。这种饮法,就叫“碧筒饮”。据记载,三国时就有了“碧筒饮”的习俗,到了唐宋时代,尤为流行,文人雅士谓之“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明人邵亨贞在《洲滨见荷花》一诗中赞道:“每爱西湖六月凉,水花风动画船香。碧筒行酒从容醉,红锦游帷次第张”,这样的诗句简直让人想穿越时空隧道,做一次古人,饮一回风雅。豪放派大词人苏东坡,不但喜饮荷叶酒,还喝出了满腔诗情,绣口一吐,酒气化作佳句:“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据说他被贬谪到广东海南时,也把这种“碧筒饮”带了过去,一向有吃荷叶饭习俗的海南人又增加了饮用荷叶酒消夏的方式。
       当然,古人的消夏方法还有很多,诸如赋诗赏画消夏、读书消夏、饮食消夏、建水屋消夏……如今,举国上下都在倡导低碳生活,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了解并学习古代文人雅士的种种低碳消夏方式,不也是一种诗意的享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