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信息的获取能知识积累的重要来源的是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成了广大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由于内容太多,这里只选择改革开放后的内容)
     (1)1980年到1986年没有专章讲阅读教学,而反映在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要求里面,特别是在各年级的要求中。   
     (2)1992年的《教学大纲》到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有专章论述。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独立阅读”、“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阅读量达到400万字”;除此而外,各阶段的目标都讲到了有关阅读的情况。
       2、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1)对课内阅读:长期以来,教师对于课本内容都很重视。其原因,一是因为我们的考试指挥棒,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考试内容大多来自于教材,特别是初中,有很多年,几乎所有的阅读试题都是教材中的文章段落;其二是认识问题,认为教材所选都是精品,须认真分析,教给学生。
     (2)对课外阅读: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一致的,在认识问题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教师有较长远的目光,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终生影响,故很重视;另一类教师,带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看到课外阅读很难收“立竿见影”之效,故轻视甚至放弃之。二是考试指挥棒的指向,考试重视则重视之;课外阅读的题少,则轻视之。
       3、学生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和现实
     (1)对教材: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内容相对重视一些,但带有极其强烈的功利——考试,如一些不属于考试的内容(即阅读课文),则相对不重视;没有把阅读作为一种获得知识、发展自身素质的必要途径。
     (2)对课外阅读:总的来说,这一点做得比较差。原因是多种多样,城市和乡村亦有差别,但在阅读范围、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上,都基本上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或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达到的要求。
       二、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思想上必须要重视阅读教学。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阅读是接受知识的关键和基础。既如此,重视阅读教学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们培养人才,总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为其终身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要达到这个目的,首要是知识的获得,然后再谈得到视野的开阔、思维的发展、素质的提高。在获得知识的诸多因素中,阅读应是第一位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94%的信息来自于视觉:重视阅读和阅读教学就是重视知识的学习。”
       2、采取多种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阅读之所以有些为中学生厌倦,这不是其本身的过错,而是我们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和呆板。首先,我们应摒弃过去那种过多过繁的考证、分析,而应引导学生注重文章本身、注意文章意境的把握;第二,要避免答案过分“标准化”,应让学生有自由的看法,试着让学生运用“多视界”方法理解“文本”,即使学生的个别看法有一点“出格”,也应允许存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不要为教材套死,要“突破”教材,可以恰当引入一些教材中没有选入的美文。
       3、重视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
     (1)在范围上指导:学生面对五花八门、浩如烟海的阅读材料,不知从何下手。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教育部“推荐书目”也是一个参考而已)。
     (2)在阅读量和时间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入迷,二是无趣。教师必须以恰当的方法予以调控,既要尽量多的阅读,又要多方面的配合。
     (3)在阅读方法上给予指导:不能概而论之,要根据学生在阅读各阶段的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方法有:摘抄、批注、写心得、仿写、评论、鉴赏文章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阅读教学一定会有较好的效果的。
                                                    (作者单位:贵州省道真县棕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