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科学发展观在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课堂改革源自于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正进入到一个瓶颈阶段,由此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的发展源自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源自于教育的发展,事实上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社会重视人的权利与生存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则体现为:教育的人类性得到巨大的扩张,现代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表现出对人性的最大关怀和最大尊敬,它注重营造让学生自由发展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情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自我尊严的培养;并在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致力于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使学生具备驾驭社会、驾驭自然、展现个人创造潜能的能力。这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所在,因为现代社会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创造、自由、主动、无限、内在生命、独创、理性、自我活动等”。
        2、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动力
       学校在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特点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团结、务实、严谨、文明”校园精神,为社会培养了多层次合格人才。但当社会进入到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后原先的教学模式正在显现出陈旧老化,尽管这过程中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以学生个性发展为重,但成绩甚微。
       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知识传递”为中心的模式已经在教师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其基本特点,首先师生的教学活动都是在预设的范围内进行。这样教学活动必定是在一个形式受限制、时空受封闭前提下进行,导致师生对话、互动空间十分狭窄有限,从而主要就集中在学科内容、学习成绩方面等。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思想代替了学生的思想,教师的视角代替了学生的视野,教师的感受代替了学生的感受。教师将学生作为装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接受的过程,完全没有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就演化成为死记硬背、毫无兴趣的过程,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教师的付出、学生的努力与实际质量的提高不符。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墨守成规,毫无创新思维。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就教学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基础教育的改革正在走入到教育的核心区域,课堂将作为基础教育最核心的内涵问题,就必然是教育改革的主战场,教师必然是这战场的战士,改者生存,不改者就必将被淘汰。事实上,在全国教改的风云人物已经或正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获得各种层面上的成功。①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②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③刘京海的成功教育,他的着眼点是,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提出“自主成功”、“尝试成功”的教学模式。④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改作业,充分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学习。⑤江苏“洋思经验”,以三流的师资、硬件、生源,却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成为教育上的奇迹。洋思经验的重要内容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所有这些,都为开展“科学发展观在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成功经验借鉴。
       1、课堂改革的根本是教师。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所以完全照搬上述的模式也不一定会获得好成绩,因此学校的教改还得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教师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模式。“课堂改革”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实施的根本还是教师。当教师具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其教学的行为自然而然地能符合社会的发展进步。既然“课堂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教师的身上,就建设一支能够适应驾驭课堂改革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实现“课堂改革”,于是学校将研究如何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升育人的专业素养,增强教师的职业神圣感和幸福感。让学校教师能够不断地、自觉地去追求和适应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这是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之一。
        2、课堂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要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关怀下,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逐步形成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讲练结合”、“讲教练结合”、“学教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动”起来、“想”起来、“学”起来,使学生真正进入主动性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本课题课堂改革的重点,也是课题研究最重要的价值。
        3、课堂改革的动力是校本研究文化的形成。要实现课堂改革,实现教师教育理念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校本研修制度,进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研究文化是学校课堂改革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学校教学文化的建设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之一。
        三、研究的内容
      (一)树立正确的、合乎科学发展的课堂教学观。
        1、摆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积极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具体的目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意义在于强调学生是有独立人格与意识,具有独立实践能力的人,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接受和储存知识的容器。学生在认识过程中,不仅通过自己的感知和实践活动,在头脑中加工、筛选,组合有关知识,形成有机的知识结构,而且在迁移作用下,运用有关知识与掌握技能的过程,形成多种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意味着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教育能力,引导学生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认识自我,认识和调节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促进自我发展,做自我发展的主人。只有当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时,教师才可能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得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指导和调控。教师施教的目的,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身心诸方面获得进步,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2、强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身份
        课堂就其本质讲是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的知识构建活动,学生是知识构建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一是作“船长”为学生导航。在学习新内容时,教师利用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对相关知识的充分了解,把本章节或本篇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与其他章节的关系等告诉学生。二是作“导演”为学生示范。在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时,教师作必要的示范与导引,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最后教师或学生再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结。三是跑“龙套”为学生陪衬。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学内容,将其交由学生来做,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只是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了解他们的接受程度,在学生讲完后,才将其中的重点、难点、遗漏知识和相关知识给以说明和补充。四是作“教练”给学生任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根据学生新的知识网络和课标的要求,精选典型习题,或巩固概念、或强化知识、或训练技巧、或提高能力。
        3、明确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旋律
        课堂教学要紧跟认识的发展和“育人”的新情况、新要求。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出现重智轻德、重主导轻主体、重考试分数轻创造“火花”、重整体统一轻个性特长的教学思路。中学教师要敢于冲破种种束缚,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和学生观,一切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变师生关系为平等、对话、合作伙伴的新型关系。做到时空要让学生走进,资源要让学生共享,新知与问题要让学生去发现,过程要让学生去参与,教材要让学生去讲解。观念一变天地宽。只要我们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勇于创新,敢于探索,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真正放在学生的发展上,而不是急于放在测试题目上,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一定能够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二)树立主动的、能够和谐发展的学生成长观。
        1、老师应把课堂支配权还给学生,给学生以创造发展的空间。
        在课堂上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是与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成正比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密度越大,教师施教的艺术性、启发性、反馈性就越高,教师所创造的民主、热情、和谐的课堂气氛,就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善于动脑,把难点搞清,把重点消化,把技能技巧掌握。因此教师应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一堂课的时间是确定的,但如何分配则是因人而异的。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己学习和自主建构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要力求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尝试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就得留下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使之动脑动手,发展认知能力。教师仅仅留给学生空白时间是不够的,还得由教师精心策划、具体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使这段空白时间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2、老师应交给学生认识世界的钥匙,使学生能主动地探究世界。打通书本世界、生活世界与网络世界的界限,使课堂贴近生活,贴近信息,交给学生认识世界的钥匙。书本世界是语言文字符号组成的世界,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如果割断了它与生活的血肉联系,或者学生还没有接受它的经验准备和学习动机,它是枯燥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变动不居、日新月异的世界,生活之树长青,它是一切文化、科技艺术哲学的源泉。网络世界是现代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展示给人们的一个虚拟世界,具有超时空性,是一个前沿的、开放的,具有丰富信息量的虚拟的世界。现代教学的任务是打通这三个世界的间隔与界限,在沟通中开启学生的心智,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新。
        3、老师应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具有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科学发展观要求学生学习具有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课堂应开辟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辩驳论证的时空。允许学生插话、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见解、甚至是稚嫩和错误的见解。从知识的单向传递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展开探索,体现了现代教育,以创新人才培养与目标,以学生为本,以过程为本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新课标在所有学科的“教学理念”、“实施建议”中都提了实施“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及身边感兴趣的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一种经历,亲身感受体验、学习与认知过程,在探索、挫折、成功、失败的相互作用下,获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安排要看是否激发起了学生的智慧活动,引发了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求与问题的求索的欲望和行为。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将知识点转化为待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得到发展。
      (三)树立有效的、注重创新发展的教学改革观
       1、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对课堂教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是使学生从书本的奴隶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根本所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是长期的根本的任务,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绝不是可有可无或时有时无,绝不能把研究性学习放在陪衬地位。更重要的是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思想、一种精神贯彻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全过程,真正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意识和生命活力得到全面拓展,真正实现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根本宗旨。用这样一种新基础教育理念进行新世纪基础教育的新改革。一是让学生从不知到知,进行探索。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情趣和探索能力。二是从已知到未知,进行推理。用研究性的精神进行学习,不仅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如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三是从个别到一般,进行归纳。在教学中要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则应重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这个能力相对于记住现成的规律和公式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四是从原则到具体,进行发散思维。在用研究性的精神组织教学时,应十分重视从原则到具体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学会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是提高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消耗,让学生收到尽可能的实效。课堂教学应体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要求和课本的编排体系,制定出章(单元)、节、课时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思想教育)、动作技能领域三个方面。教师要把教学目标深化于教、学、练的全过程。对于目标的展示,可以灵活多样,可以一次性展示,也可以多次展示;展示时间可以放在课初、课中或课尾,要因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定。同时教学内容要层次分明,既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纲、目、主、次,一目了然。各层次间要紧凑协调,过渡自然,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连,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同教师的思维产生共鸣效应。传授的知识要形成系统,使知识网络化。知识只有形成系统才有深化记忆,转化为能力。同时获取知识是一个过程,学生的智能结构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用简洁明了的文字、符号、图表,把教学内容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纲挈领地体现出来,使新旧知识有机融合,将新知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3、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是选择恰当教法
       教法的选择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有机结合。教师主导作用即通过教师的认真编导、积极引导、不断辅导,落实到重在导思、要在转化、旨在发展、妙在开窍上,紧紧把握激发、疏导、深化、迁移四个环节。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是作学习的主人,参与教学各个环节,使学生诸感官并用,使其体会到经受注意、思索、困惑、快感等心理过程,即享受独创成功的快感,设法解决问题的困惑,追求解决问题的注意力。各种形式的训练,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因此,紧紧地把握教材思路,设计形式新颖、立意深刻、方案独特、贯彻始终的训练,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就一定能达到最佳效果。教法选择体现教材思路、认知思路、教学思路的有机结合。教材思路是指教材的知识网络,培养能力的途径,内容的表达方式、层次,追求编者所用的识别、评价、转换、重建、联想等思考过程。学生的认知思路一般分为感知——训练——内化——应用四个环节。教学思路的设计及教法的选择应以教材思路为指导,认知思路为中心,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思维过程的训练,组织一条清晰的“再生”科学知识的思路,促使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科学素质和认识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教法选择应注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创造的精神源泉,也是学生对某学科形成爱好并深入钻研的重要条件。因此,教法的选择、运用,必须有利于激发兴趣、培养兴趣、稳定兴趣、发展兴趣。
        四、研究的步骤及方法
      (一)研究步骤:
        本课题实验周期为三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8月)
        1、重点工作是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收集古今中外有关研究课堂教学的理论专著,广泛收集他人对课堂教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并作好笔记。
       2、确定本课题的实验方法,确定实验教师的子课题。
       3、指导实验教师撰写简单的子课题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2年9月)
       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注意对实验班进行实验资料收集、统计,上好实验课,并写好实验观察、课题论文,阶段实验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4月)
       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整理分析,两年来对课题研究、实践工作,认真反思,写课题总结报告和课题论文,形成课题研究理论。
      (二)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一是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索既适应时代要求,又有利于国家教育发展的新理论,为中小学教育探索新途径;二是为合作学习理论作新的开拓、新的发展,为合作学习理论作新的注解;三是探索出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
      (1)改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可以密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平等、合作和民主的关系,利用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
      (2)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领导力度减弱,教师由传统集体教学的“权威”角色向“顾问”、“同伴”角色转化。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作用得到增强,由对教师的被动服从向配合、协同转化,学生的自主程度得以提高。通过教与学的交往,学生感受到教师或同学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从而表现出较强的自尊、自信,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
     (3)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教学交往,学生与教师、同学等不同交往对象发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交往与沟通,合群性、利他性、社交意识和社交技能等都得以发展。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与学的交往,学生得以参与教学过程,并在与他人的竞争与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提高了成就期望,激发并增强了学习动机,促进了学习主动性的发展;
      (5)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教学交往还为学生提供展示与表现自己能力、个性的机会与场所,促进了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增强,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
      (6)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心。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完成任务,每个人都要互相合作、共同努力,关心每个成员的情况,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和爱心。
        2、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设立这个项目的目的:评价本课题组对本课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对本课题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的定位是否准确。
     (2)基本内容:本课题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发展观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②科学发展观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③科学发展观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④科学发展观在学科学习中的运用。
      (3)研究重点: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二是合作学习理论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
       研究难点: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水平差异如何照顾;二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律,尽快提高教学成绩。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思路:本课题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是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性、实证性、探索性研究。从国内外学科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探索符合我镇实际的学科课堂教学新走向。
      (1)以现代学习论、课程论、教学论为指导,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探索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
      (2)努力探索一条扎实、有效、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科教学新思路。根据培养目标、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要求,开展对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的实证性研究与实验。
      (3)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在课题的实践研究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摸索以学校为基地的,以校本教研为抓手的行之有效、且能广泛推广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各校要组织好科研力量,紧密结合学校教学实际,以工程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证分析和理性思考,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以取得研究的实际效益。
       1、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全面把握近二十年课堂教学改革的历史进程、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以及经验与不足。从而使课题研究有一个较高的立论点。
       2、调查研究。通过对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分析(包括观念、经验、教学特色与存在问题);对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类型水平的现状调查(涉及学科差异、年级差异、性别差异),把握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加强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3、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不同课堂教学方式的意见,在实践中探索学生欢迎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在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总结、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及保障
       (一)课题研究组织机构(课题组成员大部分是国家重点课题《中小学学力素质水准新课堂教学与研究》的研究员)
       课题组顾问:
       杨 杏(县教研室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州级兼职督学)
       胡建树(县教育局政工股股长、中小学一级教师、县级教研员)
       课题组组长:陈永辉(贵州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光照镇中心学校教研员)
       课题组成员:邓骄健(贵州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级教师、光照镇中心学校校长、晴隆县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县级兼职教研员)
       舒佰康(县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光照镇中心学校教研员)
       孔 杰(州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光照镇白果冲小学校长)
       岑玉修(州级中学语文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光照镇逸挥基金中学教师)
       吴昌荣(镇级中学数学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光照镇逸挥基金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薛家军(镇级中学数学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光照镇逸挥基金中学校长)
       刘 翔(镇级中学数学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光照镇逸挥基金中学办公室主任)
       张友芬(县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光照镇白果冲小学教务主任)
       林 敏(县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光照镇东方红小学教务主任)
       周 丽(镇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光照镇孟寨小学教导主任)
     (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该课题的研究,中心学校教研员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中心学校校长邓骄健同志担任课题组副组长,县教研室领导参与并监督实施,负责课题研究的全程管理领导。课题组成员认识统一,明确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2、时间保证 :各校把平时的教研、教学工作与课题研究工作有机的结合,研究时间得以保证。中心学校将对各校课题的研究情况随时跟踪调查,及时掌握研究情况。
       3、经费保障:本课题作为镇级中心学校重点课题,课题组所需图书、计算机等学校优先提供,必需经费从试验学校的教研经费中支出,还可以从学校的继教经费中补充一部分。学校在图书资料上,给予充分的支持,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培训、调研等经费能得到充分保证。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钟启泉《课堂改革:静悄悄的革命》上海教育科研 2009年3期4——6
       4、郭元祥《教师的20项修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5、吴强《“课堂改革”再透视》上海教育新闻 2011年10A  8——9
       6、李丽《学生是什么?》上海教育科研 2009年3期55——57
       7、张肇丰等《课堂改进的30个行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项目基金:国家教师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CTF120166-73-41)
                   (本文获:国家教师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