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课题研究>>

中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力素质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许多国家政府都把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是应对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国策。学生的学力素质是科技发展的基本前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全面地发展、创造性地发展。然而,我们的教育因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困扰,受教育发展相对社会经济水平滞后的制约,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性教育虽然有所尊重,有所解放,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高度地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必须致力于学生自主探究性及创造性的能力培养,努力构建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理论、模式、评价三大体系,从而实现新课改的历史性突破。
       背景二:我校在“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中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三年中,我校构建了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一般模式框架及其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初步形成了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特色,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搭建了新的平台。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清醒地看到现实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课题研究有着继续深入探索和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和提升课题内涵、价值的必要性。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着眼于学生、教师、学校的整体发展,继续从更深层面上对“中小学自主探究性学习”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旨在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力争使塘桥中心小学的科研工作和课改工作继续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课题研究的意义。“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这一课题的实施,可以使我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变为实践,让教育真正体现人本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的自主化成长,让学生得到最好、最充分的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揭示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发展学生能力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学习环境的创设,凸现我校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特色,完善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进一步健全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激励机制,继续健全和完善自主探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通过课题研究,一方面深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大力推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自觉变革,促进教师在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中的自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养成主动地尝试探究的习惯,进一步提高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各个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为其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全面提升课改实验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
        二、课题的界定
        1、“探究学习”。探究学习的主要倡导者施瓦布认为:“探究学习是指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它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探究学习要求儿童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探究中学习研究自然的方法和技能;二是探究学习要求形成自然科学的基础,那就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三是探究学习希望儿童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掌握一定的探究能力,在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的基础上,乐于继续对未知世界进行科学探究。“探究学习”的特征可概括为:以提出(发现)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以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认识作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以事实和证据作为科学解释的依据;以合作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以全方位的开放作为探究学习的前提;以探究的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
       2.“自主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独立地发现及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要改变学生单纯的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展。在学习活动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植学生的主体学习观,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稳定的个性化的主动发展态势,呈现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不断追寻真理中茁壮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是劳动的产物,在不断探索学习中学会生存,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创造性的本质。
        2、现代教育的理念。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潜能的呼醒、开掘与提升,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使学生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持续、和谐的发展。
        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主体以已知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是建构活动的行为主体。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体现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功能,没有主动参与的任何传授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建构者,作为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融入到每一个不断完善的生命之中。
        4、认知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管理心理学强调,要实现人的潜力的最大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以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有意义的学习。这为我们进行“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1、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从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评价管理等多个层面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具体目标:
      (1)成果目标。以课题研究引领学校特色的发展,全面构建我校的“中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特色。
        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揭示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发展学生能力的关系。
        进一步凸现我校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特色:探索自主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特点;继续优化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性、探究性、智慧性。
       构建自主探究性评价体系框架,包括 “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习惯标准及考核办法”。
     (2)教师目标。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真正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学生观、教学观、知识观、人才观、质量观,促进教师在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中实现个性化的专业发展,使教师成长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3)学生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捕捉和发现生活、学习、大自然中的有价值的思维对象及问题;具有积极实践、乐于探究的愿望,能掌握独立解决问题一般方法;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精神和合作能力,初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成长会学习会创造的智慧型人才。
       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本课题围绕五个基本内容展开研究,即:小学生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学生能力发展的研究;小学生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旨在通过对 “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发展学生能力的关系”“ 自主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探讨,不断完善“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性评价体系”,从而构建我校“学科教学特色”,真正凸现我校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特色,塑造富有个性的品牌学校形象。
       3、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结合采用个案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共分三个阶段:
       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10月,课题酝酿、论证、设计撰写方案、组建研究队伍、确定研究目标;
       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3年3月,根据课题方案,分解子课题,完善目标操作体系。组织实施,展开研究,调控研究过程。
       研究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3年6月,总结提升,形成课题报告,鉴定课题,推广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晴隆县光照镇光照逸挥基金中学)
        项目基金:国家教师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CTF120166-73-43)(本文获:中小学学力素质水准新课堂教学与研究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