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读书写作>>

给人愉悦和力量的诗

                         文/王学忠

       自中国政治、经济转型以来,不知是精英教育的作用还是物质丰富的原因,文人和诗人竟一下子多了起来,舞文弄墨的雅士一群一伙儿的,你方唱罢他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天,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单说诗歌,马屁诗、色情诗、晦涩诗占领了各大报小刊,一派“繁荣、和谐”景象。罗卜白菜各有所爱,黑猫白猫由人说去,自个怪怪的性格却独爱那些言大志、抒真情,催人奋进的豪迈诗篇,尤其那些既诗人又公仆写得那些心系百姓的诗。毛泽东是诗人,也是一个人民公仆。他的一生无论写诗、作文、办事,皆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是人民诗人和人民公仆集一身的光辉典范。他在《一九四五年的任务》一文中这样写到:“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的诗写得惊天地、泣鬼神,榜样的作用影响了身边的乃至几代人。
        兴舟君尽管他官做得不大,诗写得不多,可他为诗的执着对人民的热爱和忠诚,却让每一个读过他的诗、了解他的人敬佩不已,所以也算是诗人公仆。兴舟君也是利用工作之余写诗、作文的。《山里飞鸿》一文中这样写到:“2002年我曾在石板岩乡的朝阳村驻村工作了一年,对那里的老人、小孩,山山水水、草木花虫都很熟悉,那种亲近感,快十年了,仍旧那样的浓厚……”另一篇文章他则站在治理国家使之长治久安的高度,把诗歌与人民的痛痒结合在了一起:“‘乐府’作为官署的名称始置于西汉,由官方采集全国各地的民歌,以让统治者十分清楚民心的向背和人民的哀乐,这做法让我为之钦佩和感叹。想现在我们在坊间流传一些讽时疾世的顺口溜和短信,要是也能如古代乐府一样,倾力搜集,岂不也可观风俗、知得失、解民意吗?”
       艾青说:“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这种“艺术”的完成,需要注入诗人的感情,也就是说诗是感情的产物,什么藤结什么瓜,思想意识低下、卑劣的、写出的是私情诗、歪诗,只有志向远大情操高尚的诗人才能写出气势磅礴的伟大诗篇。胡风为这些诗篇的产生定了个定律:“诗人底声音是由于时代精神的发酵,诗底情绪的花是人民底情绪的花……诗人底生命要随着时代底生命前进,时代精神底特质要规定诗的情绪状态和诗的风格……不能体现时代的精神,不能与人民的喜怒哀乐相通,诗就会向病态发展。”兴舟君站在被称为人间奇迹的红旗渠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红旗渠 绵延/1500公里的渠线/像牵挂 也像思念 像抱怨/也像无憾/红英汇流/把两渠的激情汇集/一帘流瀑 展露出/一群修渠人的精神/正如高悬的闸门/锁住我辈泛滥的心情/在红旗渠畔/聆听父辈脚步的回响”(《在红旗渠畔》)从小就生活在太行山区的兴舟君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始终一往情深,尤其对生活在那里的父老乡亲。勤劳、朴实、任劳任怨是山里人的美德,也是财富,是需要代代传承的:“在太行深处的石板房/如云的山路在蜿蜒/每村都有义务的护路人/不管白天黑夜 不管农忙农闲/挑起担子/扛起镢锨/他们似已习惯/自己为自己的未来铺垫/……山里的风越吹越凉/雪染群山白茫茫/他们把路扫得平坦、洁净”(《山乡护路工》)
       兴舟君是诗人公仆,官虽做得不大,但对“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的理解却是虔诚、认真的。长期工作在基层群众中,体察、体恤民情民意,养成了他凡事总爱刨根究底,弄个清楚明了。于是,他的诗中便常常充满了哲理、哲思,给人智慧和蓬勃向上的勇气:“城市的街道/犹如人的经络/纵横交错/让人选择很多”(《街道》)“欲望乘思想不备的时候来访/蹑手蹑脚毫无声息/如渴时的水 饥时的食/把真实的自己灌醉/让人变成鬼”(《欲望》)“最费解的事情/无非是/看涌来的浪/退后的潮/无法品味的玄妙/最怜惜的事情/无非是/草尖上的雾/花瓣上的露/无法表达的祝福”(《追寻》)艾青在《为‘文艺’百期纪念而写》的一篇文章中说:“文艺(诗歌)的确是没有什么看得见的用处。它不能当板凳坐、当床睡、当灯点,当脸盆洗脸。它也不能当饭吃、当衣服穿、当药治病、当六0六治梅毒。”但它却可以“作为一个民族或阶级的感觉器官、思想神经或智慧的瞳孔”,“去团结和组织他的民族和阶级的全体”,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兴舟君是诗人公仆,他爱诗,更爱能使他有更多机会为人民做事情的那份工作岗位。面对当下某些公仆偏离我们党制定的群众路线倾向。他在一篇读史笔记中做了这样的提示:“作为一名领导来说,你所当政的地区和单位如果长期听不到不同的声音,那肯定是有问题……做下属的要少顾虑,做‘谔谔之一士’进直言、尽其所责;当领导的要开襟怀,在‘众人之唯唯’时纳忠谏,为民造福。”读兴舟君的诗文,眼前常常豁然明亮使人警醒、给人启示,同时也验证了艾青说的那句,诗歌尽管不能当饭吃,当衣服穿,却能够提高民族和阶级的自尊,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读兴舟君的诗,在使人受教育的同时,也能给人美感和愉悦。他的那首《山月》写的便如同一幅美丽的图画:“月亮远远挂天上/山水披满月光/鸟鸣比月亮更远/山溪比鸟鸣更长/唯有柴扉后院外的桥头上/母亲槌衣的声响/染着月辉/敲在心上”。与兴舟君相识是福,有幸在他的这本新诗集《那年花开》未付梓前先睹为快,更是福!


        王学忠,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诗集《挑战命运》《雄性石》《太阳不会流泪》《地火》等十余部,另有评论其诗的论集《王学忠诗歌现象评论集》《底层书写与时代纪录》等多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