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教网移动版

首页>>读书写作>>

闲谈藏书

 

       东汉时期,班固编撰了《汉书·艺文志》,在正史上留下当朝人的藏书和著作记录,开创了藏书史上的壮举,后来,一些史书上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其实,也反映了藏书在各个朝代都有的事实。当然,对于普通的读书人来说,我们只求读书的乐趣和精神的充实,无须强求登堂入室。  读书,恐怕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或多或少罢了。而藏书恐怕不是这样了,毕竟,要有一定的规模,至于藏书家,那更是甚少了。无妨,我们不必要每个人都是藏书家,但要做个藏书的人,条件如能放宽,都可以做到一点的。
       书和读书,是当今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了。藏书,不外乎下列几种,有增长智慧之用,有自娱自乐之趣,有修身养性之需,有借鉴考证之备。
       如今,信息的泛滥,世界淡化了,人情淡化了,伦理在挣扎,良知在徘徊。总有一些不可捉摸的情态在影响彼此的处世。如果,你能钻进书中,让思维从烦躁的生活里冷静下来,你会发现是一片安宁温暖的天地,你尽可以想入非非,你尽可以享受幸福。
       藏书,有此功效,应该是有的。
       喜欢读书的人,大多数是比较喜欢买一些书,收集一些书,后来慢慢的也就习惯了藏书。于是,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偷闲去逛书市、旧书店、旧书摊,而且每次总是欣喜而归,觉得那天的时光是幸福的,是充实的,心情也特别的好。回家就小心翼翼的翻阅起来,然后分门类别,装上书架。如果那时赶上吃饭或者出门,都会恋恋不舍的望一眼书架,觉得那里才是人生的乐趣所在,那里才是精神快乐的园地,那里尽管是平淡无色彩的,那里尽管是静默无声的。
清代徽州有个状元叫金榜的人,登科后,只任职山西乡试主考官一年,就辞职回家了。理由是“状元及第不为仕,回归故里事桑麻”。远离政治的险恶,回乡下过平淡的生活。建藏书楼,读书著书,忙得不亦乐乎。另外,我们从侧面来看,为《四库全书》献书的人,不一定都是当官的,但是他们不求仕途,只求诗书相伴,看来,坐拥书城的逍遥,比飞黄腾达要来得塌实。
王安石不仅藏书还能熟知书中所有内容,真是难得。在“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他让徐伦把书房中左右二十四橱书打开,任苏轼从某书中翻开某页,他都能背诵出来。读书,不是为了装潢门面的,是需要读的,记的,说到底是为了用,即使记忆有差也没关系,可以翻阅查找。如果不能用,再多的书也就少了更多的价值。人家半部论语治天下,有些让人惊讶,可也说明一个道理:会读会用才是真读书。
       藏书人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借书。借书人如果有信用,那最好。如果信用不能保的,就有些让人心痛。借出的书收不回来,一来二往的,最后落得自家郁郁寡欢。本人总结了许多经验,最终都是徒劳。最后,只得咬牙说‘不’,倒也封了不少人的口,可也得罪不少人。要做到‘不顺得哥情又失嫂意’,着实要些魄力的。记得有次手头紧,想问某人借钱,可是之前曾拒绝了某人借书,想来想去,干脆不借,想办的事就狠心不办了。
       话又说回来,对于那些喜欢读书又有诚信的人,还是值得借的。一来,可以分享知识的喜悦,二来可探讨一些话题。至于西晋文武全才的杜预,(他对《春秋》的集解对后来有很大的影响),他就告诉其子不要借书给别人看,说:“……当别置一宅中,勿复以借人”。就是封闭的知识了,也不值得提倡的。
       清代藏书家孙树礼说积书胜于积财,西方人建图书馆,要求每3000人一个,或每公里有一个图书馆。说明读书在社会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书启人以智,让人懂得怎样通过自己努力去生活,而不是直接给予钱财。
       藏书是为了读书,读书又懂得了藏书的意义。藏书一屋,读书万卷,都是为了锻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这个起码的基础都没有了,恐怕做人的乐趣也没有了,精神也没有了。